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顺昌县第一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顺昌县第一中学(Shunchang No.1 Middle School [3]),创建于1927年。坐落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城北路150号。校园占地面积43934平方米,建筑面积36206平方米,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121人。有63个教学班。1993年被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是福建省第五、六、七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三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福建省、南平市教育先进集体,福建省“十佳体育传统校”、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南平市首批“绿色学校”及福建省第二批“绿色学校[1]”。2011年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学校简介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的校训是“明德问学,行远至迩”。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传道授业,终身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和而不同,止于至善”为校风[2]追求,以“明德问学,行远自迩”为校训立意,以“有教无类,宁静致远”为教风目标,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学风氛围。

历史面貌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前身为顺昌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27年,校址在县城北门关帝庙。初期,有教职员工16人,两个班共85名学生。1943年,发展到6个班级、22名教师、135名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校学生133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学校领导,由县长兼任校长,逐年拨款扩建校舍,添置教学仪器,学校面貌不断变化。1954~1956年,新建两座两层教学楼。1958年9月开设高中,定名“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1985年,五层教学大楼落成使用,内设18个教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电教室。1986年又动工兴建五层综合楼,内设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生物实验室等。这两座教学楼,总投资120万元。添置一批教学仪器和设备,其中18台微电脑、2台教学电影机,学校设施日益完善。自1950~1964年,14年间共毕业1076名学生(其中高中91名),升入大学的1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顺昌一中倍受摧残,教学遭到严重的干扰破坏。1966~1968年初,学校停课。1966~1968年三届高中毕业生全部送到农村插队。1969年学校下放顺昌贮木场管理,缩短学制,初、高中均改为两年,大量删减教材,取消考试、留级制度,学生基础文化学习少,大量时间从事“学工、学农”体力劳动,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9年以后,该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学质量几点意见》和《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条规定》,取得显著成绩,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0年被列为。[2]1980~1988年,先后有教师316人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工作者,学生1041人次被评为“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学生,学校先后被地、县授予“文明单位”和省教育厅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和达标先进单位。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勤学、善思、厚德、励志”的学风和“爱生、善教、博学、敬业”的教风。2011年6月被正式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历届英才

1987年以来,高考中获福建省文科状元1人次、理科状元2人次。2011年廖儒凯同学获得了化学奥赛全国第一的成绩。

办学规模

2000年9月,由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8000多平方米共五层的高中部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重建了校门、通透式围墙,增加了校内绿化带、花圃等,完成了综合教学楼的配套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规划,豆丁网,2015-11-14
  2.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