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顾仲起」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emoved Category:中国作者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顾仲起| 英文名= | 图像 = | 图像说明 = | 出生名  = 顾自谨|出生日期=1903年|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929|1903}}| 国籍 = | 籍贯 =江蘇省如皋县| 母校 =黄埔军校| 别名 = | 职业 = 作家|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民國十七年在如皋参与组织农民暴动,担任“五一”农民暴动总指挥。| 知名作品 = 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笑与死》、《爱的病狂者》,中篇小说《残骸》、《坟的自供状》、《葬》,诗集《红光》等。}}
 +
 +
 +
 
'''顾仲起'''(1903年-1929年),名自谨,号仲起,以字行。如皋县人。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笑与死》、《爱的病狂者》,中篇小说《残骸》、《坟的自供状》、《葬》,诗集《红光》等。
 
'''顾仲起'''(1903年-1929年),名自谨,号仲起,以字行。如皋县人。主要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笑与死》、《爱的病狂者》,中篇小说《残骸》、《坟的自供状》、《葬》,诗集《红光》等。
  
 
 民国十三年(1924)经[[茅盾]]、[[郑振铎]]等帮助,自上海赴广州,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征、北伐中曾任排长、连长,随军抵武汉后,与茅盾、[[孙伏园]]等组织文学团体上游社。[[汪精卫]]叛变后,东归。
 
 民国十三年(1924)经[[茅盾]]、[[郑振铎]]等帮助,自上海赴广州,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征、北伐中曾任排长、连长,随军抵武汉后,与茅盾、[[孙伏园]]等组织文学团体上游社。[[汪精卫]]叛变后,东归。
  
 民国十七年初参加[[蒋光慈]]、[[钱杏郫]]组织的太阳社,宣传进步文艺思想。4月,到如皋参与组织农民暴动,担任“五一”农民暴动总指挥。失败后,流亡津、沪。次年春,女友被国民政府杀害等因,于极度悲痛与困苦之中自沉黄浦江<ref>http://www.ce.cn/culture/rw/cn/xw/201001/22/t20100122_20845810.shtml</ref>。
+
 民国十七年初参加[[蒋光慈]]、[[钱杏郫]]组织的太阳社,宣传进步文艺思想。4月,到如皋参与组织农民暴动,担任“五一”农民暴动总指挥。失败后,流亡津、沪。次年春,女友被国民政府杀害等因,于极度悲痛与困苦之中自沉黄浦江<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rgmuseum.com/wenbozonglan/yinxiangrugao/lsmr/2014-11-29/242.html | title =顾仲起 | date =2011-12-14 | publisher =www.rgmuseum.com | accessdate =2019-05-22}}</ref>。
  
  
行 9: 行 13: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Category: #参考资料待查]]
 
[[Category: #检查]]
 
  
 
[[Category: 中国诗人]]
 
[[Category: 中国诗人]]
[[Category:  中国作者]]
+
[[Category: 中國人]]
 +
[[Category:080 普通叢書]]

於 2020年5月26日 (二) 21:09 的最新修訂

顧仲起
出生 顧自謹
1903年
逝世 1929年(25-26歲)
籍貫 江蘇省如皋縣
母校 黃埔軍校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民國十七年在如皋參與組織農民暴動,擔任「五一」農民暴動總指揮。
知名作品 短篇小說集《生活的血跡》、《笑與死》、《愛的病狂者》,中篇小說《殘骸》、《墳的自供狀》、《葬》,詩集《紅光》等。


顧仲起(1903年-1929年),名自謹,號仲起,以字行。如皋縣人。主要文學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生活的血跡》、《笑與死》、《愛的病狂者》,中篇小說《殘骸》、《墳的自供狀》、《葬》,詩集《紅光》等。

民國十三年(1924)經茅盾鄭振鐸等幫助,自上海赴廣州,入黃埔軍校,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東征、北伐中曾任排長、連長,隨軍抵武漢後,與茅盾、孫伏園等組織文學團體上游社。汪精衛叛變後,東歸。

民國十七年初參加蔣光慈錢杏郫組織的太陽社,宣傳進步文藝思想。4月,到如皋參與組織農民暴動,擔任「五一」農民暴動總指揮。失敗後,流亡津、滬。次年春,女友被國民政府殺害等因,於極度悲痛與困苦之中自沉黃浦江[1]


參考資料

  1. 顧仲起. www.rgmuseum.com. 2011-12-14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