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顾保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顾保孜
出生 (1957年2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红墙作家

人物简介

顾保孜(1957年2月—),江苏兴化人。1971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入伍,1986年7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现为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五级、文职三级。以《红墙里的瞬间》、《红镜头》、《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等优秀纪实文学作品而为广大读者熟知。曾先后获得“五个一”图书工程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首届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等全国性重要奖项。

主要作品

著有纪实文学专集《红墙里的瞬间》、《样板戏出台内幕》、《铁血N4A》、《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我的父亲朱德》、《红镜头》、《伟人凡影》、《超越血缘之爱》,小说《巅魂》等。电影《相伴永远》编剧,电视剧《罗荣桓》编剧。

获得荣誉

其作品曾获第三届当代军人最喜爱军版图书一等奖、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第十届图书奖、解放军首届图书奖、1993年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并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2次。2000年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 从事专业创作近20年,被出版界誉为“红墙女作家”。她写作的领袖题材作品不仅为国内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也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主要作品:《红墙里的瞬间》获1992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1994年第三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获1995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铁血N4A》获1996年“中国图书奖”、首届解放军图书奖。((我的父亲朱德》获1996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红镜头》(上、下册)获1998年辽宁省优秀图书特等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首例注册商标图书。《超越血缘之爱》被收进全国中小学生书库。还著有《生死两极的追问》《实话实说红舞台》《伟人凡影》《知情者说》《中南海人物春秋》等文学专著。

20多年来发表了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和影视专题剧本约250万字,获全国奖六次、省级奖四次。长篇报告文学《红墙里的瞬间》获1992年一199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993年获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1994年获全军第三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长篇报告文学《铁血N4A》获1997年首届解放军图书奖,五届中国图书提名奖。人物传记《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获1996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报告文学《摄影师眼中的晚年毛泽东》获团中央“好作品”奖,《元帅府的悲欢》获中国老年协会主办的“国际家庭年征文”一等奖。人物传记《我的父亲朱德》获1997年辽宁省图书特等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纪实文学《红镜头》获1998年优秀畅销书奖。另外还出版了《样板戏出台内幕》、《知情者说)、《伟人凡影》、《超越血缘之爱》等记实文学专著。1996年被第二炮兵政治部荣记三等功。曾光荣地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的江泽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写作轶事

独具匠心的戏眼 为领袖人物做传,顾保孜并不陌生,她的文学生涯巅峰,正是得益于红墙题材。而创作高层人物传记影视作品,对顾保孜来说更是轻车熟路。但当谈到《阿丕书记》创作时,她坦言,写以陈丕显为主角的电视剧,还是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与困难。

涉及到真人真事的影视剧,如何表现与取材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顾保孜在梳理陈丕显的经历时曾想过,陈丕显曾经与胡耀邦、谭启龙、肖华等人被称为党内著名的“红小鬼”,那段年少有为的经历是可以成剧的。哪知正好赶上央视一频道播出《浴血坚持》,剧情有所重复,只好放弃。

当顾保孜正为取材犹豫不决时,一本陈丕显回忆录——《历史的转折在湖北》吸引了顾保孜。1982年到1997年正是我国改革准备起航阶段。“十年浩劫” 之后,湖北这个昔日富有“鱼米之乡,九省通衢”美名的大省,已经成为经济停滞不前,案件堆积如山的问题大省。此时陈丕显临危受命,前往湖北省委担任副书记(不久即担任第一书记),他将担负起冲破改革初期的阻力,让改革大船顺利起锚的重任。这对于一个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来说,无疑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于是顾保孜与导演商量,又与陈丕显家人交流,大家一致认可,截取这五年历史作为全剧的起始点。

起始点虽然找到了,但像陈丕显这样的高层领导,如何让他接“地气”,将其经历的敏感政治事件化作可供观赏的生动镜头,让这部具有浓烈政治背景的电视剧平民化、生活化与普通化,这是一道摆在编剧面前难以逾越的创作门槛。

陈丕显的儿子陈小津无意间提到陈丕显小名叫“阿丕”, 让顾保孜恍然有所悟。这个小名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长者对“小鬼”陈丕显的昵称,“阿丕”这个小名,让主创人员找到了一个省委书记“接地气”的“戏眼”。写剧本时,顾保孜想尽办法把陈丕显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刻画,力求写得感性一点,更生活一点。围绕有关陈丕显真实的历史事件,设计了几个家庭的命运戏,塑造了一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与基层干部形象,使得他们与省委书记交往中,有了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这样,高层领导干部的双脚就踏在了大地上,剧中人物鲜活了,真实历史事件也变得生动起来。

领袖题材成为创作源泉 作为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的专职创作员、国家一级作家,顾保孜的创作没有锁定军营,而是被冠以“红墙女作家”的称号。

顾保孜谈到了这个称号的由来:“1991-1995年我是《中华儿女》的专栏作家,每期都发表一篇有关领袖题材为主的纪实作品,如《胡耀邦的秘密安葬》《周恩来的晚年岁月》等。当时我只写过一部书《红墙里的瞬间》,1995年有家报纸记者就称我为‘红墙女作家’了”。

顾保孜创作领袖系列题材21年来,交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业”。2010年6月,《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出版发行,社会反响强烈,短短一年半,就再版了8次,销量高达20余万册。电影故事片《相伴永远》,曾获得2000年度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编剧奖,2001年“五个一”优秀故事片工程奖;连续剧《罗荣桓元帅》获得2002年解放军电视剧“金星奖”;故事片《风起云涌——陈云》获得2005年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而电视连续剧《彭雪枫》,则将电视剧所有的大奖收入囊中。

最初,在顾保孜的眼里,写作是一件美好而且简单的事,是一种不需要特别培训和特种技术的工作。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心里的酸甜苦辣,身边的喜闻乐见,生活中的聚合离散,都可以流泻出来。但尝试笔耕后,她却发现,写作也是一件令人大伤自尊心的工作,如果没有坚强的神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坚持到底的。

她年轻心盛,也挑灯夜战辛勤笔耕。作品按杂志地址寄出后,接下来就开始掐指头,天天眼巴巴地等收发员来办公室送信函。终于等来了结果,却是退稿!

顾保孜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30岁那年,她开始发稿多于退稿,从几千字的小说、上万字的报告文学,到数万字的中篇小说,文章不断被发表,甚至有的文章还被转载。她追逐的脚步正一步一步迈进梦想成真的现实。

1990年,顾保孜到北京看望著名红墙摄影师杜修贤,这次偶然的拜访改变了顾保孜的创作道路。

严谨适度是创作准则 “红墙文学”一直是近几年创作的热门领域,伴随着一些失实作品的出炉,对簿公堂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但顾保孜却没有遇到过一次。其实,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保护伞,也没有什么规避风险的技巧。

“我没遇到过一起官司,读者来信可能会指出哪里不足,但没有一个说我的作品胡编乱造、有损领袖、张冠李戴,更没有上升到对簿公堂。我在进行历史题材纪实创作时,一直秉持严谨适度的创作态度。一些史料我们挖掘和展示都没有问题,但在展示的时候是联想过于丰富还是适度展示,容易把握不住分寸。”

这一次她创作《阿丕书记》,三下湖北,通过寻访当年与陈丕显搭班子的老干部,搜集了大量在书中无法看到的鲜活素材用进剧中,比如陈丕显到东郊农场实地考察解决菜篮子问题,为广大恢复高考青年解决电力供应、提高复习环境,培养年轻干部等事迹,都有当事人的回忆作为蓝本。

顾保孜在采访过程中,很注重捕捉体现人物状态的历史细节。比如,工作人员曾告诉顾保孜,毛泽东晚年身体不好,有很多文件需要阅览,又不太愿意让工作人员读文件,就用放大镜看。他从来不戴老花镜,多合适的都不戴,不愿意脸上架这么个东西。这个细节就与毛泽东无拘无束的性格完全吻合。因为有海量的采访做底,让顾保孜的作品经得起追问和推敲。她觉得,这样写不仅是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这段历史负责。

从1990年发表第一部领袖作品,顾保孜已经在这个领域从事专业创作21年,她写《红墙里的瞬间》《红镜头》《我的父亲朱德》《元帅府的悲欢》《伟人凡影》等,不仅被国内读者熟悉和喜爱,也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

孜孜以求是创作常态 “孜”有勤勉之义,“保孜”就是保持勤勉,孜孜以求。但顾保孜却笑着解释说,父辈当初给她起这个名字,并非此意。“保”是族谱的排序,而取“孜”是因为她出生时,父亲正在西藏的江孜工作,且“孜”在藏语里有“英雄顶峰”的意思。但冥冥之中这个名字却正应和了顾保孜多年来的创作状态。

顾保孜说,“一部作品与其说是用手敲出来的,不如说是用“脚”写出来的。为了作品真实可信,要实地走访,要查阅档案。其实我也可以从其他作品中找到别人的描写,但那样做心虚,只有自己亲自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写起来心里才有底,才踏实。早期写作,杜老打电话与采访者联系好后,我就背着双肩包,拿着录音机,坐着公交车自己去找。写电视剧《罗荣桓》,我从山东一路走下去,凡是跟罗荣桓有关的地方、战场都走到,采访当年的亲历者,与当地党史部门座谈。我虽然写了20多年,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但只要写新题材仍然要去做采访、查档案,程序一点都不能省略。这样出来的作品厚实,自己心里也踏实。”

她说当初写领袖题材是“赶鸭子上架”,但如今要“下架”却也不容易。约稿多,自己酝酿的选题也有许多没有完成,如今唯一感到缺憾的是时间不够,精力不够。

顾保孜并不希求自己的文字能够让所有的读者接受,成为定义。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叙述,写出历史的色彩,还原伟人的平凡,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进入历史,体味往昔。

参考资料: 1. 顾保孜——写出多彩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