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预测科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预测科学》,未来学著作。秦麟征著。1985年4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3篇、10章,并包括序言、后记两部分,共381页。从未来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体系、预测理论等方面,对长期悬而未决的未来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变革未来学研究对象,建立科学的预测论体系和整个预测科学体系等观点。序言介绍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预测科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运用预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现实的规划、计划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等。

第1至第3章为概论篇,针对世界各国未来学研究的混乱现象和长期未能解决的学科建设问题,指出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主张对其原先不科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改革。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避免未来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未来研究这种活动的研究对象的相互混淆;“未来”只能是未来研究活动的对象,而不是未来学的研究对象,未来学的对象应当是“各种未来研究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学就成了“未来研究学”,还提出了新的预测科学体系,并设计了体系的结构框架:由预测发展史、预测的理论、方法论研究、预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部分组成。并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预测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预测科学体系进行了探索。第4—8章为预测论篇。设计了预测论体系,并把它作为整个预测科学体系的核心;确定了预测论的基本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现代科学基础,预测活动的结构、程序、原理、分类、方法、评价等。把长期混淆不清的未来学、预测学加以区别,把它们作为预测科学体系的两大支柱,并强调:未来学仅限于研究长期预测活动(即未来研究活动)的规律。第9、10章为应用篇,探讨预测科学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和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交通运输、城市规划、自动化、信息化、空间开发、环境、教育、全球问题等方面的应用,并认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正在成为预测科学应用的重点。

本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评论文章认为,《预测科学》提出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预测科学体系的新开篇”,在目前中国未来学界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国外有些未来学专家和未来研究杂志也赞扬《预测科学》是一部成功的书。

作者介绍

秦麟征(1941—),中国未来学家。湖北鄂城人。厦门大学毕业。1982—198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未来研究所所长,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务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主要著作还有《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领导与未来》、《发展战略论》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1]。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预测科学 相关视频

对未来两万五千年的科学预测
科学探索-未知世界

参考文献

  1.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