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风雷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雷塔位于江西东北部三清山龙虎殿北的悬崖上。前临深谷,气势雄伟,系宋代建筑。塔以悬崖上之巨石为基,用花岗石分塔底、塔身、塔顶三段雕凿干砌迭成,塔檐角稍向上翘,塔顶为攒尖式[1]。塔高2米,古朴玲珑,是三清山古建筑的明珠。陈运和诗赞此塔:“悬崖之上的风雷塔,一身宋代的骨架,朝与暮,冬与夏, 全不在话下, 冷与热,晒与淋 ,都不曾拖垮, 迈出江山如画, 进入现代世家, 年迈仍不服老 ,因为,风雷与奇峰是自己爹妈。”

中文名:风雷塔

所在地:江西三清山龙虎殿

风 格:仿唐宋楼阁式

塔 高:1.96米

塔底截面宽:0.62米

层 数:七层(含塔顶宝葫芦)

建筑结构

风雷塔矗立于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清山三清福地东北方向的悬崖峭壁上。前临深谷,气势险峻。塔以悬崖之上巨石为基,用整条花岗石仿唐宋楼阁式六层六面实心雕凿而成,与塔基拼接得天衣无缝。塔檐六角稍向上翘,塔顶为葫芦形,塔底截面宽0.62米,塔高1.96米。塔身六层,加塔顶宝葫芦共七层,古朴玲珑,千百年来迥秀屹立,岿然不动,是三清山风景明珠,古建石雕艺术的珍品。1994年7月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游三清山时,惊叹此塔为国家风景名胜景点中的佳作。

文化考释

风雷塔相传为明代所建,称从堪舆观点出发,为避山口风雷而建。但也有人认为,从形制看,风雷塔与明建詹碧云墓顶所置“雷公塔”风格迥异,游离于明代重建三清宫按文王后天八卦布局之外,因此,是宋代建筑。

经考研后认为,风雷塔相传为明代建筑应是可信的。风雷塔之所以游离于三清福地文王后天八卦布局之外,准确地说,是布局于伏羲先天八卦图式之内。这是故意制造迷局。从表面上看,风雷塔处于三清福地正东北方向,无疑属于伏羲先天八卦震位而非属于文王后天八卦震位,给人以三清福地道教建筑是按先天八卦形制建筑的感觉。其实这只是设了一层掩护的外衣,而在内里又按文王后天八卦形制暗布了第二层内衣,从而迷惑了许多学者,各执一词。就是这些特有深意的多层迷宫迷局布局设置,掩盖了真相,迷乱了人们的视线,从而达到了巧妙将詹碧云墓深掩密藏于第三层北斗七星覆斗核心之内的目的。用文王八卦七星覆斗作为以詹碧云墓为核心的隐蔽布局,还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突出了詹碧云(建文帝隐踪化名)是效法文王,以文治国的“建文”理念。

另外,詹碧云墓玄宫顶上之塔,也不应称为“雷公塔”,而是特置佛教七级浮屠神龛塔,是象征大德高僧圣道才有资格享有的特殊建筑规制。佛教浮屠塔一般是藏高僧舍利、身骨用的,这与风雷塔避雷镇邪的功能完全不一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