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飓风椰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飓风椰子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常绿乔木,单干直立,茎部较细,有环纹,株高10米左右,叶簇生茎顶,羽状全裂,长3-5米,裂片条状披针形,长30-50厘米,宽5-8厘米,排列整齐,每叶有裂片60-100片,叶鞘膨大抱茎,脱落后形成一圈节痕,肉穗花序生于叶鞘束下,多分枝,乳黄色至鲜黄色。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卵状球形,熟时红色,常见近缘植物有拉马椰子(D. lamarckianum),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单茎乔木,高15米左右,叶羽状全裂,较大型。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飓风椰子

二名法:Dictyosperma Album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拉丁学名:Dictyosperma Album H. Wendl. et Drude

科:棕榈科

界:植物界

属:双籽棕属

分布区域:原产非洲,我国广西海南、等有少量引种

生长环境

性喜阳光充足、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不耐寒,耐半阴,较耐盐碱,抗风性强,生长适温为24-30℃,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的毛里求斯、马斯卡林那群岛,我国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有少量引种栽培。形态特征

果卵状球形,熟时红色,常见近缘植物有拉马椰子(D. lamarckianum),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单茎乔木,高15米左右,叶羽状全裂,较大型。

主要价值

飓风椰树形优美,老叶浓绿向下弯曲,新叶暗红,观赏、景观效果好。适宜用于庭园、办公楼前、宾馆门前、广场、游泳池、海滨等,列植、群植、三五成丛种植均可。可作主景、配景;也可与高大树种结合或低矮灌木类绿化树种相配构成别致的园林小景;与山、水、石相融也别具韵味。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飓风椰种子繁殖较易,种子采收后不需经任何处理播种,基质为粗沙,播后约45天胚根开始伸出,发芽率85%-93%。当鳞叶抽出时,可以移苗于营养袋。幼苗生长较慢,需要一定遮荫, 3年生自然苗高60-75cm,部分植株已抽生羽状叶,这时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术

飓风椰种植后管理较为粗放,定植后只需早期保持充足的水分直到恢复生长。因此,应选择雨季前进行定植较为适宜,若能每年松土施肥1-2次,生长会更快。[1]

参考文献

  1. 椰子的历史冷知识搜狐网,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