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饶锷

增加 2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轶事典故==
<big> 藏书</big><br>
他癖爱书,当其爱而未得时,常百方搜购,家藏典籍达十万余卷,藏书之楼名为"天啸楼"。经常"发楼上藏书而耽玩之","尽日夜哦诵";并将藏书加以整理,"丹铅雠校",辑有《天啸楼书目》二册。其藏书之富,为粤东之冠。<br>
其平生致力于考据之学,且擅长诗文词章,谙熟佛典。述作已成书者有《王右军年谱》、《西湖山志》、《佛国记疏证》、《饶氏家谱》、《慈禧宫词》等。唯晚年辑《潮州艺文志》未完稿而卒,先生之长子宗颐时年十六,为完成父志,遂着手旁搜博采,订讹补遗,殚心缀录,历数载而裒然成帙,使该志得以刊行问世,成为后人探究潮州文化学术史的重要文献。另饶锷先生在世所作的诗古文辞,亦经宗颐先生编定梓行,名为《天啸楼集》。其余未完稿之篇什尚多,如《汉儒学案》、《清儒学案》、《潮雅》、《淮南子笺证》等。<br>
<big> 诗社风流</big>
饶锷先生年青时接受民主思想,当陈去病、柳亚子、高旭等人于1909年在苏州创立文艺团体"南社"时,他即积极响应,并从事反封建诗文创作,主编《粤南报》,对潮籍进步作家如冯印月("左联五烈士"之一冯铿之兄)、冯素秋(冯铿之姐)、柯季鹗、蔡兰生等,给予关怀和鼓励。他还"广求天下奇士,得聚处一室,相与上探汉魏,研讨微幽,以期跻乎古人迥绝之境",与学人郑晓屏、杨光祖、温廷敬、石铭吾、詹安泰等,"志趣颇合,昕夕酬唱","披襟抵掌,谈天下事"(《天啸楼集》)。又与国内名流,尤其是南社盟友交谊甚深。被誉为"江南大儒、南社巨子"的高吹万,便是其中之一。饶高二先生志趣相投,友谊与日俱增。不久,他们共同倡导创立了"国学会"。在此同时,饶锷先生有感于乡邦文献之凋残,着手编撰一部专以网罗潮州历代文人学者的诗文学术著作及地方历史文献,以考镜一方学术源流,表彰乡贤事迹的大著作---《潮州艺文志》,他花了十年功夫,大索遗书,钩稽排纂,当这部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巨著即将完编的时候,饶锷先生终因积劳成疾,于1932年过早地离开人世。其长子[[饶宗颐]]继承父志,一面将父亲诗文遗稿编成《天啸楼集》,另一面旁搜博采,拾佚钩沉,完成《潮州艺文志》,后刊于《岭南学刊》。
1,1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