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香港地产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港地产业
图片来自cooljobz

香港房地产业已有悠久的历史,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拍卖土地,逐步形成和确立香港的地权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

介绍

1950年代末期到1980年抵垒政策结束前,因政局动荡,大批中国大陆人口移入,香港人口急速膨胀,居住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一个严重问题。因此香港政府出于人道理由与社会安定,于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范屋宇会提供土地。1954年开始大量兴建徙置区。在1960年代,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推出廉租屋邨。1970年代初,大批地产公司纷纷借此牛市时机挂牌上市筹集大量资金发展业务。此时持香港工商持续增长,成为现战后以来空前的繁荣。随著需求上涨,发展规模渐大,经营房地产所需资金也日见庞大,一些小型地产公司在此时逐渐被淘汰,实力雄厚的地产商逐渐垄断市场。此时地产业也成了香港经济的重要的支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地产市道受到重创,大量业主变成负资产,2002年11月,特区政府为了挽救楼市,减少土地供应和政府退出房地产市场等的方法,直到2010年,楼市几乎回到1997年金融风暴前夕的水平。

2010-2020年香港连续10年蝉联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地区。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香港中位数收入住户平均需要20.8年不吃不喝的收入才能负担一个住房。

早期的城市建设及土地制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取得香港成为其殖民地,而当时英国之所以看中香港,主要原因是维多利亚港,英国人当时正在建立一条全球的贸易路线,来运输他们购买和生产的原材料与产品,他们需要不向他们征税的自由贸易港,而维多利亚港作为天然的避风港,水深港阔,正是英国人的需求。因为英国人将香港设为了自由贸易港,英国人无法从贸易中征税,但建设香港又需要资金,但香港却土地贫瘠而且缺乏自然资源,而英国政府又不愿运钱过来,那么政府唯一可以做的,也是唯一拥有的就只有土地。由此开始了土地在香港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1841年,根据《英皇制诰》,所有土地马上皆属英国皇室所有,称为官地(Crown land),香港的土地拍卖并不是真的将土地永久出售,而只是出售有期限的使用权(Leasehold),可以称之为“批地”,而这也确定了现行的土地批租制度,但新界区居民的红契土地仍保留著清朝政府的地权制度。早期批地年期极长,为999年,而后期缩短至99年,而现时批地年期大多为50年。英国人于1841年6月7日便公报公开发售(批地)土地并于同月14日由海军上将Admiral Sir Charles Elliot于澳门成功拍出404幅土地。而由于土地全部属于政府(英国皇室),政府作为一个垄断的供应者,为提高土地价格,维护自己利益,限量卖地成为了政府最理性的行为,而这就是高地价政策的开始。[1]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

踏入二十世纪,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由此中国大陆的战乱与动荡,大量内地居民涌来香港,香港人口急速膨胀,香港人口由1946年的60万,于1949年激增至186万,到1959年更超过了300万,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居住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一个严重问题。在港九各地,到处出现一些简陋的木屋。由于木屋区频频发生火灾,港府于是设立徙置区安置灾民。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及严重短缺,成为当时香港社会最严峻的一个问题。

因此港英政府出于人道与社会安定,于1950年成立香港模范屋宇会,由政府拨地,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房屋,兴建之屋苑有模范邨,而于1954年开始大量兴建徙置区,后来的徙置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前身。当时,香港除了贸易外,轻工业渐渐崛起,而大量从内地来港的贫穷移民便成为了工厂工人,徙置区可以视作等同于工人宿舍,降低工厂的成本,更有助于香港的出口,其实就是一种补贴出品。另外建立公共房屋可以有助于私人房屋的价格,即有助于政府的高地价政策。1950年代随人口的激增,大量资本拥入地产业,香港就出现了房地产热潮。在高地价政策下港英政府可以以低税率来维持香港的竞争优势,同时又有收入搞公共服务,为低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中产可经投资物业而享受到财富增加的好处,这渐渐便加强了整个香港社会对高地价政策的路径依赖。

1955年港府修改建筑条例,鼓励新建筑物向高空发展,以缓解楼宇供应紧张的困境,楼宇建造高度不再受1903年起实施的普通民房高度以5层为限的规定所限制,新条例准许建筑物的高度为街道宽度的1.41倍,每层的高度也由3.66米减至2.74米。而在此之前,若要兴建高出5层的楼宇,得报港督和行政局审批核准,在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超过5层的高楼还只有寥寥10多间。1955年爱国商人霍英东投资兴建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蟾宫大厦,在兴建的过程中,霍英东开创了“分层出售”、“分期付款”、“卖楼花”等的售楼方式,为香港地产业发展带来革命,加速了整个香港地产市场的繁荣,是香港地产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从此地产业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之一,占GDP的比重在20%以上,成为香港经济的“晴雨表”。 1965年香港股灾,香港爆发了银行信用危机,恒生指数在这次股灾跌了四分之一。接著房地产价格暴跌,陷入了战后第一次大危机之中,许多地产公司倒闭,香港房地产业一直延续到1969年才有所好转。

1970年代

1970年代是香港的地产狂潮年代,香港的华资巨头,现时的香港四大地产商等便是由此起家,如华人首富李嘉诚,他在1958年转型投资地产,1971年成立长江实业,1972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同年,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制定了“十年建屋计划”政策,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间,为180万香港基层居民提供公共房屋单位。1974年,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暴跌,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楼价下跌了三至四成。1975年底开始,房地产市场续渐回升,港府1976年开始地铁修建计划,提升了城市土地价值。至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解决二百多万基层市民的自置居所需要。由此可见当时的高楼价已是严重社会问题。1977至1979年两年间,香港人口由450万人急增至500万人,楼宇出现供不应求,屯门沙田葵涌香港新市镇逐步成型,分散市区香港岛九龙区挤迫的人口密度。这个时期的香港持续快速发展,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

中英联合声明

直至1981年,中英双方有关香港问题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香港行使主权,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一年内,香港楼价下跌六成。至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声明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国政府会确保其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香港奉行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维持“五十年不变”。后来市民信心渐渐回升,楼市慢慢再度复苏。

另外《中英联合声明》限制每年香港土地供应不得多于50公顷,令地本身已经少的土地供应更少,直接把香港楼价推上新高。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爆发,中共以武力镇压学运,部分香港人对前景失去信心,资金人才外流,楼价再度大跌,为刺激经济及重拾港人信心,当年的港督卫奕信提出“玫瑰园计划”,决定兴建规模庞大的新机场,即今日的赤鱲角机场

十多年内,香港地价上升了二十倍,过高的地价,使只有少数的拥有庞大资本的地产商才能参与土地市场,结果做成寡头垄断,造成政府与地价巨头与数百万私楼拥有者这共同利益体,而这造成了主权移交后高地价的必需继续性。而另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也需要高楼价,物业是香港工商业的重要抵押品,中小企往往通过抵押物业向各银行借贷,流动周转,高房价令楼成为香港银行最接受的抵押品,此同时又强化了高地价。市区住宅楼价在1995年,售价约每平方米4万港元,普通市民难以负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