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炉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炉峰,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它是会稽山诸峰之一,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香炉峰高 354 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这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香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厅峰异石。东侧有大老鼠塔,顶上有巨石。据古籍记载,峰下有罗汉潭,峰旁有千丈坑。香炉峰旧有庵,倚岩而筑,名南天竺,现已重建,并在山上新建了三圣殿和观音宝殿。山脊线石壁上,有近现代题刻七处,摩崖中字数... [1]

峰名由来

浙江绍兴市稽山门外,从大禹陵南有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百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青翠亭等数亭,可达峰顶。峰顶数十米见方度,形似香炉,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回,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故南宋答状元王十朋又有“香炉自烟”的名句。

炉峰禅寺

炉峰禅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香炉峰,与大禹陵毗邻,古称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又叫南天竺,以观音道场闻名遐迩,有“越中佛国”、“天竺胜境”之称。

香炉峰旧有观音峰观音殿等遗址。历史上,香炉峰寺院屡经兴废。

宋代,寺院供奉玉雕观音像,始称“南天竺”,王十朋、陆游等曾入寺瞻仰,留下诗篇。

明时,寺院一度为比丘尼修持之所。

清代,寺院又称“螺庵”,因寺前巨石环抱,直竖似炉,逆旋如螺,故名。光绪七年,寺宇重建。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炉峰禅寺”额。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