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馬拉威

移除 5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width = 150 | image1 =馬拉威地理位置.gif| caption1 =馬拉威地理位置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geos/locator-maps/MI-locator-mapmi.gif html   原圖鍵連來源網站CIA] | image2 = 馬拉威位置.gif | caption2 = 馬拉威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mapsgeos/MI-mapmi.gif html 原圖鏈接來源網站CIA]  }}[[File:馬拉威國旗.png | thumb | 250px |右|馬拉威國旗 <br> [https://flagpedia.net/malawi 來源網 站flagpedia] ]]
'''馬拉威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lawi),另譯馬拉維,首都[[里朗威]],位於[[非洲]]東南方的內陸國,與[[尚比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接壤。面積約118484平方公里。人口約1984萬。官方語言為[[齊切瓦語]]及英語。通用貨幣為[[馬拉威克瓦查]]。<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367921C6BC7A934E | title = 馬拉威共和國 Republic of Malawi | date=2019年5月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AFRICA MALAWI|date=2019-10-27|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11-27}}</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116/1206x0_678118/ |title=马拉维国家概况|date=2019年8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27}}</ref>
== 歷史概述 ==
馬拉威原名[[尼亞薩蘭]](Niyasaland),1859年[[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是第一個抵達該地的[[歐洲]]人。
 
1883年英國在[[布蘭岱]](Blantyre)設立領事館,1891年宣布為其保護地。
 
1945年英國成立[[中非洲委員會]],推動尼亞薩蘭及[[南羅德西亞]](辛巴威)、[[北羅德西亞]](尚比亞)合併。
== 歷史概述 ==馬拉威原名尼亞薩蘭(Niyasaland),1859年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抵達尼亞薩蘭,為到達該地之第一個歐洲人。1883年英國在布蘭岱(Blantyre)設立領事館,1891年宣布尼亞薩蘭為其保護地。二次大戰後,英國於1945年成立「中非洲委員會」,推動合併尼亞薩蘭及南北兩羅德西亞,並於1953 1953 年9月3日 三地 正式 將該三地 合併成立 [[ 德西亞與 亞薩蘭聯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又稱[[中非 聯邦 」。惟「 ]](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但[[ 尼亞薩蘭非洲人民議會黨 」堅決 ]] 反對合併 ,旋即 展開自治運動。  1963年 羅尼聯邦 終於1963年 解體,尼亞薩蘭於1964年宣布獨立,改國名為馬拉威, [[ 大英國協 ]]會 。1966  1966 年7月6日改為馬拉威共和國。 <ref name="MOFA"/><ref name="FMPRC"/>
== 地理環境 ==
3/4国 國土面積約118484平方公里。75%的國 位於 海拔1000 ~1500米。属热带 ~1500公尺,屬熱帶 草原 气候。雨量适中,气 温和。年平均气温20℃左右 ,分 凉干(5 為雨季(11 ~8 至5 ) 热(9月~11 旱季(5 )、雨(12 至11 ~4月)三季 ) 热季   高温度为29℃ 突出的自然景觀,是位於[[東非大裂谷]]南端的[[馬拉威湖]](Lake Malawi) 凉干季最低温度为7℃ 又稱[[尼亞薩湖]](Lake Nyasa) 年平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 湖泊中的魚類種類之多超過世界其他湖泊 。 <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政治 ==
馬拉威為採 总统内阁 總統 之民主共和國 总统为国  總統為國 家元首 、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由全 选产 選產 ,任期5年,可以连任一次 议会是马拉维 最高 立法机构 行政權為內閣 内阁是马拉维   最高 行政机构。穆塔里卡总统执政以来 立法機構為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 着力吸引外资,打击腐败,改善 議員由人 直選產 ,马政局保持基本稳定 。 <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經濟 ==
马为农业国,全国约86%人口从事农业,经济十分落后,是联合国确定的 馬拉威為世界 最不 发达国 發達國 之一。 經濟以農業為主 经济发展严重 赖外 賴國際 。主要 [[菸 ]] [[ 棉花 ]] [[ 玉米 ]] ,是非洲主要 草生 产国 產國 之一 ,烟草出口占国家外汇收入70%。其白肋烟(Burley)质量上乘,在世界烟草界享有盛誉 。 <ref name="FMPRC"/>
== 纪90年代中期以来,马政府推行私有 界遺產 ==馬拉威境內有1項[[世界自然遺產]]:[[馬拉威湖國家公園]](Lake Malawi National Park)及[[世界文 和脱贫计划,但因西方指责马吏治腐败并冻结援助,经济发展受阻 遺產]]:[[瓊戈尼岩石藝術區]](Chongoni Rock-Art Area) 宾古·穆塔里卡上台后,努力改善同西方关系,西方逐步恢复援助,经济形势趋于好转。2005年起实施“增长与发展战略 <ref name=”文化遺產 ,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由于政府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实施农业补贴计划,马连续多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经济增长率连续6年超过7%(2005年至2010年)。2011年上半年,马发生外汇和燃油短缺危机,并引发民众全国性示 >{{cite web| 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 |title=World Heritage Lis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20-02-26}}</ref><gallery mode="packed" widths="200" height="300">File:馬拉威湖國家公園1.jpg|thumb|200px|left|馬拉 游行和骚乱。2012年4月,班达就任总统后,与西方缓和关系,着力争取外援,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马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由于班达政府曝出“现金门”丑闻并持续发酵,西方传统捐助方纷纷暂停向马政府提供预算支持,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彼得·穆塔里卡总统上台后,加大改革力度,出台政策举措吸引投资,促进贸易,经济保持相对稳定。但2015年以来,受厄尔 湖國家公園[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09860 <br>來源網站UNESCO]File:瓊戈尼岩石藝術.jpg|thumb|270px|左|瓊戈 诺现象影响旱涝灾害频仍,传统产粮区损失严重,对马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冲击较大。岩石藝術[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10126 <br>來源網站UNESCO]</gallery>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60 765 洲史地總論]]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