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圩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圩镇总面积110.65平方千米,全镇辖11个村委会,总人口20238人(2017)。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马圩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0085万元,工业总产值12600万元、农业总产值14586万元,财政税收入库102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4298元。2019年9月24日,马圩镇(贡柑)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1]

中文名称: 马圩镇

外文名称: Max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广东省德庆县

电话区号: 0758

地理位置: 中国华南

面 积:110.65平方千米

人 口: 20238人(2017)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 南江口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H

简介

位于德庆县城北部,距县城19公里,东距肇庆100公里,西离梧州80公里,省道352线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大力加强交通、能源、通讯和城镇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其中交通方面,重点完成了圩镇2.8公里水泥路工程,马圩至上彭11公里柏油路工程,马圩至罗横11公里及马圩至荣村4.5公里村道硬底化工程,马圩至旺岗4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建设也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此外,我镇除荣村村委会外的其他十个村委会均开通了农村公交车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能源方面,建成35千伏变电场、大塘口新电站;通讯方面,开通了程控电话,装机2300多台,移动通讯网络快速发展;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全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产业发展

水果生产是该镇的特色支柱经济,"皇妃"贡柑、沙糖桔是主打品种。贡柑又名皇帝柑,果色金黄,清甜香蜜,爽口化渣。"皇妃"牌贡柑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2000年被中国水果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并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深受消费者好评,畅销省内外。全镇已经发展"皇妃"牌贡柑5万亩,形成规模化生产,辐射带动农户4850户,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3.6亿元。同时,培育和壮大镇内特色产业企业—广东省德庆县马圩贡柑水果基地有限公司。完善了镇内工业园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正在筹建贡柑水果专业市场,专业镇的建成将为该镇的特色产业—贡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该镇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马圩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以各项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广泛吸引外商办实业。木雕工艺、桂皮加工、竹制工艺等已形成支柱产业,德峰家俱公司作为我镇的龙头企业,2006年扩大生产后,年产销量不断扩大,全年预计该厂销售额达3200多万元;我镇引进多个柑桔加工企业,仙罗果业、肇成果业等果品加工企业为我镇柑桔销售提供优质的选果、打蜡、包装服务,大大地促进了我镇柑桔产业化进程。如今,马圩镇委、镇府正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加速马圩经济的发展,热情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发展“三高”农业。我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过不懈的努力,全镇粮食面积逐年调减,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比例不断增加。在种植业方面,利用马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柑桔种植,我镇贡柑2.7万多亩,逐步形成了以合石迳、龙迳桥、百洲冲、更心河四大基地为主的柑桔种植示范基地,大幅增加柑桔种植面积,成为“中国贡柑第一镇”,大大促进了我镇柑桔产业的发展;此外,荔枝龙眼黄皮蜜柚等水果种植面积也大幅增加,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我镇在狠抓以皇妃贡柑为特色龙头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现我镇共发展种植“短、平、快”项目面积2000多亩,猪、牛、鸡、鸭等禽畜40多万只(头),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工业:我镇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制订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措施,筑巢引凤,做好规划布局,推进镇工业园的建设。同时大力加强“双引进”力度,通过以商招商、以地招商、以项目招商、以情招商的办法,广泛引进外地资金到我镇开发项目。一是我镇为了推动柑桔产业化进程,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积极做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了4条日加工量达50吨的集贡柑分级、打蜡、包装于一体的生产线,引进各地大客商80多人,建设大小加工场45个,进一步拓宽了贡柑、沙糖桔的销售渠道,解决当地劳工2000多人。二是有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马圩藤竹木制品厂和同样拥有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德丰家具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德峰家俱公司作为我镇的龙头企业,2006年继续增容增资扩大生产,2007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创税收365万元。

相关信息

“中国贡柑第一镇”德庆县马圩镇的崛起之路每到收获季节,德庆县马圩镇分外热闹,异常繁忙。柑桔园里,果农挥汗如雨,加紧采摘,挂满枝头的硕果映衬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街巷村道,车队排成长龙,往来穿梭,运走了又一载的丰收,送来了一叠叠的钞票,也把“中国贡柑第一镇”的美名传播得更远更响亮从1997年开始,马圩镇党委、镇政府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优势,以柑桔种植为发展方向,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措施,为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全镇贡柑、沙糖桔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5万多亩,挂果面积近2万亩,年产量3.2万吨,产值1.6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31%。全镇1.87万农业人口中,家家户户都种植柑桔,柑桔产业已走向了专业化发展。全镇农村人均收入4200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柑桔种植。政府牵头:攻克技术难题贡柑是马圩镇的传统特产,但长期以来都是小规模分散种植,加上技术不过关,果品质量差,特别是每到成熟时期,就会出现很严重的裂果、落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基本上不为市场所识。从1997年开始,镇党委、镇政府主动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学院、广东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联系,共同攻关,还经常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进行技术培训,并走上田间地头普及推广种植管护技术。渴望得到技术的果农,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技术培训热情很高,经常带着问题请教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不断改进各个环节的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种苗嫁接、保花保果、防裂果落果等技术难题,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使该镇贡柑平均亩产达到3000至4000斤,最高可达到10000斤。同时,贡柑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变和提升。品牌造势:全力开拓市场要发展专业特色经济,早日走向富裕,市场问题是关键。为了打开销路,全镇上下利用一切机会,带着产品走向各地,大力宣传贡柑优势,并在塑造品牌上下功夫。1997年,马圩镇申报“皇妃”牌贡柑商标获得成功;1999年,“皇妃”牌贡柑在全国名优水果评比中获得“中华名果”称号。拥有品牌优势后,马圩镇配合德庆县大力开展宣传,除了去珠三角搞推介,还多次到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宣传造势。此外,为了与现代化信息交流接轨,早在2000年,马圩镇就建起了自己的网页,让贡柑走上网络,延伸到世界。经过一系列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开了柑桔市场。该镇何世文镇长告诉我们:近几年,每到柑桔收获的季节,各地果商蜂拥而至,订单如雪片般飞到果农手中,上千万斤贡柑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最忙碌的时候甚至连临时雇工都很难找到。“公司+基地+农户”将特色产业引向深入镇党委、镇政府制定了柑桔发展规划,并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创办示范样板点,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推广和扶持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增强了农民发展柑桔致富的信心;通过层层发动,全镇以大型果场和专业户为依托,千家万户共同参与开发和专业户股份开发,使贡柑十里长廊基地建设颇具规模。镇政府投入了相当的财力物力,恢复植被、开挖排灌渠道、改沙换土、开垦道路,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今的马圩镇,所有能够种植柑桔的山坡田园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贡柑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并衍生出了一些特殊行业人群,如一些全面掌握了柑桔栽培技术的农民,早已与柑桔种植大户签订了“技术入股”合同,双方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毕竟技术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24日,马圩镇(贡柑)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视频

马圩镇里即可将立即离开看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