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文操神道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文操神道碑全称《大晋故赠秘书监马公神道碑》,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原位于河北省邯郸大名县张铁集乡寺庄村西,后移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青石质地,碑首、身为一体,原座已失。 [1]

碑为青石质地,碑首、身为一体,原座已失,高3.40米,宽1.00米,厚0.36米,为龙首碑。碑首高1.17米,宽1米,厚0.36米。碑首阳面题额篆刻"大晋故赠秘书兼马公神道碑",三行四字排列。碑身阳面行书碑文,共计3390余字,为晋高祖石敬瑭令五代著名史学家、《旧唐书》主要撰著者贾纬为马文操撰文,高廷矩书丹立碑,主要刻记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晋对其家庭后人的册封,碑文字体如行云流水,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该碑立行书入碑之先河。1987年搬迁至大名县石刻博物馆。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碑碑文

大晋故赠秘书监马公神道碑

大晋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赠秘书监,博平郡马公神道碑铭并序

朝议郎、起居郎、充史馆修撰、赐绯鱼袋,臣贾纬奉敕撰

待诏、将仕郎、守太仆丞、赐绯鱼袋,臣高廷矩奉敕书

一人有庆,万国咸宁。巍乎焕乎之功,被洪荒之外;油然霈 然之泽,流玄壤之中。无远不通,无幽不及。则有显如周,士杰比汉。臣思迁寿宫,泣奏明阙。览表既从于新卜,凝旒因想于故规,以为行成于先是王政之首,名立于后乃国风之光,不有丝纶何以表尔,不有铭颂何以志之。乃遣微臣式扬懿绪。

臣闻豫章之木,生七年而后知,始知也,离披冷月楚山之折;华表之禽,历千载而后出,始出也,隐映疏烟辽海之壖。及夫根盘地中,有桢有干,起乃法亘象元兮,构明王之殿;声警天外,为祥为祺,散乃菊裳金衣兮,泛哲后之池。故养道者养于丘园,行义者行于乡党。或默或语,偃息户庭;优哉游哉,吟咏情性。莫不以善为钟鼓,以德作藩篱。

立之于身,自成孝子;仕之于国,则曰忠臣。芬若椒兰灿如金玉。所以纯精混乎天地,景福通之鬼神。有鳣落其家,四代皆居太尉;有鸠飞于室,七人俱至列卿。胤嗣繁昌,门阀兴启。今公也,始自祖祢,相沿兮汪汪洋洋;延及子孙,间出兮磊磊落落。轩冕既盛,勋业弥光。非其灵族灵苗,孰能舆于此矣。

公讳文操,字守道。其先起于造父,周穆王赐以赵城。六国时,裔孙有名奢者,封马服君,因而氏焉。洎后汉已来,有唐之后,援则尚武,自扶风而陟将坛;周乃好文,起茌平而提相印。其名焜耀,其功穹隆,已备简书,斯皆剪削。中令周始封高堂公。高堂,博平郡之邑也,有虞至姬属鲁,春秋初属齐、末属魏。公即高堂之后,今为广晋人也。

曾祖讳长荣。鸿硕自负,阔略不羁。蔡伯喈有书,书八千卷;郑康成每饮,饮三百杯。比期颉颃天衢、恢弘帝道,以璆、琳、琅玕之宝,自荐庙朝;取黼、黻、𫄨绣之华,首兴门户。旋属两河有乱,中原用兵。金虎台边,号反侧之俗;铜駞陌上,降姑息之文。而乃遁以居贞,蒙而养正。所神者道神、李耳、谷神;所爵者仁爵、孟轲、天爵。其歌也,谓沧浪可濯其足;其醉也,对泰山不见其形。因能在险如夷,处乱若治。有川则济,何必逐乎蛟龙;有陆则通,自不逢于兕虎。穷理知命,以尽天和。

祖遗俊。勇气慕于农山,射艺精于鲁圃。泬寥之外弯弓而几落秋鸿;丛薄之中饮羽而曾穿石兔。常思有用,终叹无时。然而克践中庸,匪逾大德。室多列女,世有义夫。棣萼芬华,不歇三荆之色;弦歌清越,长飘两巷之音。道既贞肥,人皆景慕。

考讳良佐。太羹不致,大音希声。动若塞翁,齐其倚伏;静如蒙叟,达彼浮休。鹖冠自保于丘中,龟纫远遗于身外。或朝游草阁,或暮宴竹林。红粒充盘,味周颙之早韭;黄花泛席,玩陶潜之素琴。诸侯之玉帛皆辞,天子之几杖乃授。怡怡然不知老之将至,故远近目为高士。总斯三哲,相继百年。思楚国先贤,谅为眇昧;觉陈留耆旧,何太寂寥。胤兴于公,其理明矣。

公即高士之长子也。混然伟器,昭彼令门。瑞雀上肩,其生有异;神人授 手,所禀且奇。洎礼乐兼明,文武足用。天矫莫遏,有徐陵麒麟之称;昂藏可高,负赵岐鸿鹄之志。时以大国运衰中德,四方政启多门,每有出师,起良家子弟,因思折节事列土诸侯。奋自麻衣,入趋玉帐。初授魏州经略副使,次迁右辕,遂历掌戎事,宠陪五校,声冠三军。诸葛亮之创铜牙,每多机巧;韦孝宽之坚玉璧,莫测权谋。

当驰突之时,十矢齐发;及厔宁之后,一士不伤。人用以和,敌望而畏。后以功累奏,加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会唐·天佑乙丑岁,公寓直戎府,以燧生亳社,焰亘吴宫,变忽起于萧墙,势莫防于豕窦。公临难无免,见义必为。挥矟鸣弦,毙数百辈,俄为流矢所伤,即以其年正月十六日,薨于州之依仁里私第。

于戯!断臂而卫社稷,大节非亏;饮头以灭渠魁,弘功未集。然君子所疾,疾世无所称。昔赵盾,晋上卿,反复而不全至义;李斯,秦冢宰,僶俛而亦失纯诚。今公慨然以没王事,则生而奉亲也,始不失其孝;往而报主也,终不失其忠。求之古人,孰过于此!公以后唐末赠右领军大将军,今朝再赠秘书监。至矣!信所谓令问令望,久而弥芳者也。

郯国太夫人·王氏。宗分缑岭,派出淮流。自诞生伟人,践履艰运,有壁氏之问,后其父而先其君;起漆室之忧,始于家而终于国。继光淑誉,是列名封。今则阳报之道昭,内协叔敖之德,□事之风著;外资胡广之名,克保令猷,淂为贤母。

马文操介绍

马文操,元城(今大名)人,唐末魏州武将,先后任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唐天佑二年(905年),因兵变被杀,长子马全节投降后晋,次子、三子及马全节的两个儿子先后在后晋任要职。晋高祖石敬瑭追赠马文操为秘书监之职,并诏令贾纬等人于天福六年(941年),为马文操立神道之碑,以始敬意,安抚勉励其后代。[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