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马秋华 1958年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音乐系。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校音乐系声乐女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声乐教学和声乐研究,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

目录

人生经历

  •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开始专门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近40年。经培养的学生有二百余名,其中近六十人次在国际、国内声乐比赛中获大奖。 总政歌舞团彝族歌手阿鲁阿卓曾荣获第14届CCTV"蓝色经典·天之蓝"杯青歌赛流行唱法金奖。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进行声乐讲学活动近二十余次,听课和辅导的学生有六千余名。在全国性声乐比赛和各类比赛中担任评委约几十余次。
  • 1986年成功地举办了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同行、专家及观众好评。
  • 在各类刊物上写作和发表的论文十余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她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声乐教学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培养了众多观众喜爱的歌唱家和歌星。在教学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美、民、通三种教学法,对我国的声乐教学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出版发行马秋华声乐教学系列。
  • 于2010年2月25日,举行了"春华秋实"马秋华教授从教三十周年学生音乐会。

家庭成员

  • 丈夫金铁霖,哈尔滨人满族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历任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教学培养出许多优秀歌唱家和声乐演员其学生全国性声乐比赛获奖70余人次获省市级比赛奖者若干现任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推出了金氏唱法。
  • 儿子金圣权,也许是受家庭熏陶,他和同龄人最大的不同是喜欢美声。从小学习钢琴的金圣权8岁就为电视剧《永远的爱》演唱主题曲,后来还为大型动画片《水浒》演唱了主题曲《英雄歌》。在变声之前,马秋华特意为儿子录了童声专辑,为此马秋华非常得意。虽然金圣权也曾为学钢琴产生逆反,但上高中之后突然喜欢唱歌,还坚持要学唱歌。从喜欢打篮球到酷爱唱歌,马秋华夫妇更多的还是支持。当被问及父母的成功会不会成为阻挡在他面前的一堵墙时,儿子的回答十分自信:“时代在进步,墙也是可以翻过去的。”

演唱代表作品

  • 《永远的爱》 演唱主题曲
  • 《水浒》 主题曲《英雄歌》
  • 《中年》 金铁霖的歌曲


育才要求

  • 马秋华常常告诫学生:声音一定要有自己的色彩,不能模仿、不能硬唱,只有与众不同的声音才会被别人记住。
  • “大家唱同一首歌,一定要有自己的处理和想法。但现在很多歌手演唱别人的成名作都在模仿,这是最没出息的演唱。”
  • 马秋华一直主张按照个性发展学生,“青歌赛通俗唱法第一名姚贝娜,此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董华老师学习民族声乐,可是她非常喜欢流行音乐,想唱通俗。后来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应该让她按个性去发展,她喜欢流行的,又有民族的功底,发展空间会更大。”
  • 马秋华坚信培养学生,就是要保留个性,因材施教。马秋华还非常强调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她鼓励学生多去看画展,交响乐、民乐、戏曲也要涉及。

热心于公益

  • 多次到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慰问、辅导部队战士及文艺骨干,连续多年义务为边远地区少年儿童培训辅导。
  • 热心资助、培养家庭困难的学生。荣获全军育才突出贡献奖、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关心儿童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少儿音乐艺术十佳贡献奖等。


视频

  • 歌曲《天路》演唱:马秋华、北京十六分音符合唱团

  • 马秋华现场版《中年》《天路》,金铁霖伴奏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