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静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静芬
褚时健夫人
知名于 褚橙庄园董事长

马静芬,女,褚时健夫人,褚橙庄园董事长、云南褚马昱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13年春,马静芬和老伴褚时健在人们的强烈要求下"褚橙庄园"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马静芬介绍了她和褚时健的64年的生活,两人1954年认识.[1]

1955年结婚,2002年褚时健种植褚橙。但是,马静芬仍然觉得自己是褚马氏,没资格叫马静芬。[2]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

人物爱情

1954年,在呈贡县当教改工作队队长时,他又遇到了一个姑娘。他们的相识一点儿都没有浪漫色彩。[3]

听取县文教局的汇报时,“马静芬”这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县中心小学的一名女教师,在汇报中被当成了不听话、不服从管理、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典型。

果真,工作组进校的时候,中心小学的所有教职员工悉数到场,这个“马静芬”缺席了。她请假到昆明看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归队,理由很简单:玩去了。

褚时健见到马静芬的时候,这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根本没把黑不溜秋的工作队队长放在眼里。马静芬是从边防局下到地方的,她身上有着明显的洋学生味道,当时称为“小布尔乔亚”,现在叫“小资”。

褚时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姑娘。以他的工作经验,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同志不应该无视组织纪律呀,莫非有其他原因?他没有贸然攻破这个“堡垒”,而是采取了侦查摸底的方法。每天政治学习的时候,他都到马静芬所在的组里,不出声,坐两个小时就走。这个过程中,褚时健对马静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马静芬出身于富裕人家,父亲是银行的高管,原先在武汉,后来回到家乡,在昆明兴文银行当襄理。马静芬中专毕业后参了军,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县里当了小学老师。这样的背景造就了她率真、调皮、敢说敢做的个性,当然还有工农干部身上没有的自视清高和骄、娇二气。

褚时健决定找马静芬谈话,说是让她来汇报工作,实际上是想听听马静芬的想法。他想知道,这么一个见过大世面的同志,为什么要故意做违反组织纪律的事情。

起先,心中抵触的马静芬直视着年轻的队长,她觉得队长一定认定她是落后分子,想教训她。可从褚时健的眼里,她看到的是真诚的关怀,马静芬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原来,从部队下来后,马静芬对地方领导的一些作风有看法,她既看不惯一些同志巴结领导、溜须拍马的风气,也看不惯有的领导任人唯亲、自以为是的作风。任性而敏感的马静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对不良风气的鄙夷,于是选择了用不合作的方式表达不满。那天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双方都没有对笔者详说。只是从那天起,马静芬改变了态度,很快就成了教改的积极分子。

褚时健发现马静芬见解独到、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后,干脆把她抽调到了工作队,在通海、元江等县参加文教改革工作。褚时健没有看错,不久,马静芬的工作就显出了成效,全区的工作队员都集中观摩了她的工作方法,马静芬当上了工作组组长。

褚时健被这个美丽、活泼、聪慧的姑娘全身散发出来的浪漫气息吸引和打动了。不解风情的褚时健,有了心动的感觉。不过,他没有往更深处想,他觉得自己的条件不好,属于家庭负担重的人。母亲死后,长兄如父,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抚养弟妹的担子。当时是供给制,干部的收入很低,自己这么做算是理所当然,可别人呢?也愿意承担抚养、照顾弟妹的责任吗?

说实话,这是两个从生活背景到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人。褚时健干练粗犷,有着山和水的深沉和宽广;马静芬聪慧敏锐,有着花和草的浪漫与敏感。和褚时健不修边幅、土得掉渣的生活习惯不同,马静芬喜欢雅致舒适的生活氛围。从他们家保存的老照片可以看出,花季年华的马静芬穿着裙子,扎着辫子,辫子上还系着蝴蝶结。每张照片都被她精心地贴在黑色的册页上,每一页都画有花花草草的点缀。也许这所有的不同正是互相吸引的力量,褚时健把自己的心动藏在心中,没有急切地表达。对于能不能跨过这些不同走到一起,褚时健没有刻意努力,一切随心。

他们的故事和那个年代许许多多年轻人的经历没有什么两样。年轻英俊的队长经常到马静芬所在的工作组检查,见面就谈工作,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话题。马静芬已经习惯了这种谈话,这个有着宽阔肩膀的男人,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让她感到信任和依赖。

不过,在通海时的一次谈话让一切都不一样了。

谈话是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兼宿舍的房子里进行的,室内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小床。褚时健坐在桌子的一头,另一头坐着马静芬。褚时健低沉的声音有些发干,他抓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马静芬低着头,眼睛正巧看到褚时健的手,他的手指短而粗,显得厚重而敦实,只是指甲盖好像很短,和别人的有些不一样。除了这个发现外,褚时健好像还有些不一样,想到这儿,马静芬突然有些发慌了。

“小马,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马静芬的脑子一下蒙了,她甚至听不清褚时健接下来的话,心跳得怦怦响。

1991年3月23日,马静芬平静地回忆:“谈过话后我吓哭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当时我还没有谈过恋爱,连想都没想过这些事。”

半年后,工作队完成了任务,两人的关系水到渠成,马静芬留在了玉溪。

1955年,褚时健和马静芬在地委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第三天,褚时健没有回家,这让新婚的马静芬十分疑惑,他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她很希望丈夫能给自己一个解释。谁知道,褚时健在她的再三追问下,只说了五个字:“到峨山出差。”

一种和马静芬向往的完全不一样的婚后生活就此开始。一年后,他们的女儿褚映群出生了。

丈夫后事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因糖尿病并发症在云南玉溪去世,享年91岁。就在褚时健追悼会现场,马静芬和儿子褚一斌却因为褚时健安葬的墓地起了争执。

因为褚时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家人原计划是要把褚时健送回华宁祖坟,但是华宁祖坟墓地面积不大,褚时健如果安葬过去的话其他人家也会想去,这就会导致墓地过度开发,这会和当地政府政策相违背。

所以后来想了一个解决办法 ,“在那边又买了一块地,人家专门开了一个山头劈了一半山,将来我也在那里,最中间那一排是最好的,而且是专门风水师去看了才做。这样椭圆形的一块,那么老头子也在那,我们一家子都可以在那。” 马静芬介绍说。

但是玉溪人不想让褚时健去华宁,希望他留在玉溪,同时昆明也在争,说褚时健应该在昆明,因为马静芬是昆明人,所以非要去昆明。

结果褚时健走得时候,被送去的是玉溪老的殡仪馆,“破破烂烂的,听说了我都流眼泪,我说怎么那么惨。”马静芬看着相伴60多年的老伴最后可能如此下葬内心颇有不甘。

尽管后来知道有块新的墓地正在赶工,那个地方很漂亮,建好了就能搬过去。不过马静芬还是一直心心念念地记着之前在华宁,人家专门开发的那块墓地,一直坚持说还要回去那边,她表示“我不放心,就在这个荒山上,我眼睛一闭他就一个人在那个荒山上面,我不同意。”

面对马静芬荒山的质疑,做这块墓地的村委会负责人立马表示“你放心,我们一定做得很好,一个月能就做好了上山,上去之后绝对不会这样,只要你同意说老人家就在这里,马上就能兴旺起来。”

面对这样的回复,马静芬哭笑不得地描述起当时的一个场景:“有个外省来参加追悼会的,他就在那也没跟我们打招呼,就一面走一面说,唉呀褚老啊,你到这时候了,还要上山来创业啊。”

所以马静芬谈起褚时健:“他还有任务,肯定又要到哪里去创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创业。”[4]

人物采访

对话马静芬:传承一个品牌 传扬一种精神[5]

《小康》·中国小康网:哀牢山对您有什么特殊意义?

马静芬:我们在哀牢山住了很多年,对它很有感情,这里气候有些热,又种出这么好吃的褚橙,所以我很感谢这里。黄铁鹰写过一本书,叫做《褚橙你也学不会》,我理解他说的学不会,从技术来说,哪有什么学不会的,肯定学得会,但是这么适合褚橙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除了这里,再也找不到了。

《小康》·中国小康网:褚橙庄园在扶贫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马静芬:褚橙庄园品牌旗下目前有6个种植基地,基本上都在非贫困县的贫困山村。以磨皮村的褚柑种植基地来说,通过土地流转,我们租了这里2800亩地,租金要比其他基地高一些。这里的农户原来生活非常困难,最开始来基地的小孩子们都没有什么好衣服穿,现在他们的生活好了很多。他们在我们这里工作,除了土地的租金,还有管护费和摘果提成,收入提高了很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翻盖了新房,买了新车。

《小康》·中国小康网:当地农户好管理吗?

马静芬:刚开始挺难的,这个村是少数民族,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很多人说有吃有喝就行了,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要求,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努力工作。不过现在有了很大改变。我们每年都会在他们村委会公布大家的收入情况,有的村民看着别人挣了那么多,自己才挣一点点,他们也会不好意思,也会勤奋起来。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进行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马静芬:我们发现现在扶贫有个问题,如果问那里的小孩子长大要做什么,有些会说要当建档立卡户,他们不会因此而感到害羞,就是想着靠政府,靠外界帮扶。

《小康》·中国小康网:扶贫先扶志,您打算怎么帮他们改变这种想法?

马静芬:对于这个问题,我确实想过。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公司的理念、褚老的精神传递给他们。我想着今后如果身体允许、时间允许,我要经常去给他们讲课、交流,让他们知道人生在世应该怎么活着。这应该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小康》·中国小康网:褚橙庄园在发展农业、进行产业扶贫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问题。面对这些,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吗?

马静芬:退堂鼓没有,人生来就是要经历磨难的,关键在于,面对磨难你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逃避。

《小康》·中国小康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褚橙”,你对于打假的问题怎么看?

马静芬:公司打假太难了。我们一方面安慰自己说,因为我们的果子好才会有假货,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把我们果子的品质管好,只有我们自己站稳了,品牌树起来了,才能真正战胜这些假货。

《小康》·中国小康网:褚橙的品牌中,褚老的个人影响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会担心褚老的这种光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退,从而影响褚橙的品牌影响力吗?

马静芬:会担心呀!肯定会担心。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产品说话。只有我们拿得出没有比褚橙、褚柑更好吃的产品,我们的品牌才站得稳。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曾说自己不会退休,一直要干到闭眼的那一天。您的事业追求或者目标是什么?

马静芬:以前我也是一个很糊涂的女人,就像旧社会的家庭妇女一样,每天关心的就是老公对我好不好、在不在乎我,现在通过一些学习、交流,我明白了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什么,活一辈子,能为大众做一点事,到死不后悔,这一生就算活得比较好了。我现在想的就是能做事的时候我就做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传承一个品牌,传扬一种精神。传承一个品牌就是要带领大家把褚橙这个品牌做好;传扬一种精神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匠心耕耘的企业家精神。

人物观念

马静芬在2017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发表演讲的三位女性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在峰会后,马静芬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到家族传承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总算是放心了。马静芬坦言,"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老人考虑的是交给谁,可交给儿子怕搞废了,交给孙女、外孙女也不放心。最后想的办法就是每人都去找一块地自己种,我们来指导。谁种得好、谁的孝心好,就传给谁。

谈及自己和褚时健以高龄再创业,马静芬也依然乐观。"今天董明珠跟我说,她六十多岁想退休了。我还说你别退,你在工业创新,我在农业创新,我们一起把产品推向全世界。"[6]

社会评价

马静芬她多以"褚时健夫人"的角色出现。而作为母亲、教师、企业家,马静芬自己同样光芒不减。与丈夫褚时健一样,她经历过无数磨难,而晚年依然在向上攀登--84个春秋(时间截止2017年),每一步,她走得艰难又踏实。(凤凰网)

视频

理想者·褚时健、马静芬:我们的爱!

褚时健夫人首次见董明珠觉得讨厌,马静芬:我劝她不要退休

马静芬:褚时健的离去,让我没了主心骨,马老当场泪崩

参考资料

  1. 马静芬:他(褚时健)总有办法把一手烂牌打得风生水起 网易,发布时间;2019-04-06 21:33
  2. 马静芬:褚时健去世了还在创业 会处理好传承问题 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19-09-22 16:47:00
  3. 褚时健与马静芬:革命年代的爱情 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19-03-05 17:54
  4. 马静芬谈褚时健的新任务:去另外一个世界创业 新浪财经,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23:30
  5. 对话马静芬:传承一个品牌 传扬一种精神 游物看点关注,发布时间;2019-12-21 23:00
  6. 褚时健背后的女人马静芬:85岁再造一个“褚橙” 互联网,发布时间;2019-03-06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