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首是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首是瞻
mǎ shǒu shì zhān

近义词唯命是从如影随形亦步亦趋

反义词众叛亲离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出 处 :《左传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马首是瞻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mǎ shǒu shì zhān,意思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方向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出自于左丘明的《左传·襄公十四年》。

原文

《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郑司马子蟜帅郑师以进,师皆从之,至于棫林,不获成焉。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栾□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1]

译文

郑国的子蟜进见卫国的北宫懿子说:“亲附别人而不坚定,最使人讨厌了,把国家怎么办?”懿子很高兴。两个人去见诸侯的军队而劝他们渡河,军队渡过泾水驻扎下来。秦国人在泾水上游放置毒物,诸侯的军队死去很多。郑国司马子?率领郑国的军队前进,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都跟上,到达棫林,不能让秦国屈服讲和。荀偃命令说:“鸡叫套车,填井平灶,你只看着我的马首而行动。”栾黡说:“晋国的命令,从来没有这样的。我的马头可要往东呢。”就回国了。

典故

战国时期,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 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自己的 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视频

马首是瞻

参考资料

  1. 襄公·襄公十四年,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