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驴皮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哲理小说。小说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并借此概括他的生活经验和哲理思考。讲述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张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 青年瓦朗坦安贫乐道,怀着远大的理想,钻研学问,努力工作。有一次受朋友诱惑,投身到社交场所,输掉了最后一枚金币,正准备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张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任何愿望,但愿望实现后驴皮会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起初他不信,随口许愿成了百万富翁,驴皮也缩小了。从此他惟恐驴皮继续缩小,因而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姑娘不能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如果人世间真有一块驴皮,使你的一切愿望都能实现,同时随着愿望的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的生命也会缩短,试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将是肯定的。且不说那些如本书的主人翁那样,穷途末路,已经输掉身上最后一枚金币,准备投水自杀的人,世上有许多人,面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诱惑,还不是将名誉、地位、家庭、祖国,甚至自己的生命,全部置诸脑后,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道德、法律、舆论的阻力,杀人放火,诈骗盗窃,无所不为,小小一张驴皮,哪里阻止得住他们? 然而这块小小的驴皮,巴尔扎克还是费尽心思才得到的。巴尔扎克经过十载艰辛,深刻地体验了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深知一个人如果疯狂地追求金钱,世间上很少有力量能够阻止他。巴尔扎克首先想到的力量,是良心的谴责和特殊的疾病。在这部小说里,召开盛大宴会的东道主是泰伊番,而且在小说里一再提到《红色旅馆》,可见泰伊番是经常出现在巴尔扎克脑际的一个人。为什么这个形象会缠住巴尔扎克,挥之不去呢?原来在《红色旅馆》里,泰伊番是个杀人犯,他用最要好的朋友的解剖刀,杀害了一个商人,盗走了商人的十万法郎珠宝,逃之天天,害得他的最要好的朋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泰伊番因此发了财,当上银行家,拥有价值一百万的地产,在社交场所出现时,他很爱笑,举止态度完全像个慈祥的老好人。他完全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正在安享他的不义之财。巴尔扎克没有违反现实对这样一个人给予人间的制裁,正如《驴皮记》里拉斐尔得到六百万遗产以后,泰伊番所说的:“拉斐尔先生已成为六百万法郎的富翁,登上了权力的宝座。他是国王,他可以为所欲为,他凌驾一切,像所有的富翁那样。对他来说,从今以后,所谓‘法国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过是记载在大宪章里的一句谎言。他不会服从法律,法律倒要服从他。没有为百万富翁而设的断头台,也没有对他们行刑的刽子手。”拉斐尔回答道:“他们都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 怎样才算是给自己行刑的刽子手呢? 巴尔扎克在《红色旅馆》里给泰伊番以生理的制裁,正如大自然给性生活混乱者以艾滋病制裁一样:泰伊番害上了头痛病,“这个可怜的汉子硬说脑袋里有小动物在咬啮他的脑髓:每根神经里面都有一阵阵的刺动,像锯子锯一样,又像神经被人猛力拉扯。”最后泰伊番死于这种病。 这算不算是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呢? 当然不是。泰伊番虽然头痛而死,仍然是死于病榻,可以说是寿终正寝。让一个杀人犯正常地死亡,绝非作者的意愿。但人世间又没有别的力量可以给予制裁,只有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了。驴皮,正符合了这种需要。 只要你有任何欲念,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你的寿命也随之减少。你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唯恐它继续缩小,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人不能白头偕老,这才真正是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 在资本主义的金钱世界里,尔虞我诈,杀人越货的事层出不穷,恶人得逞于一时,法律和舆论往往奈何他们不得,感到正义不能伸张的巴尔扎克,于是向恶人们发出深刻的诅咒:你们接受了驴皮,必将给自己当行刑的刽子手!这就是《驴皮记》的喊声,本书的结局如此悲惨,原因也在这里。

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的格局,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 ……

内容预览

献给 科学院院士萨瓦里先生① 斯特恩《项狄传》,②Ch.CCCXXII ①萨瓦里(1797-1841),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科学院院士,巴尔扎克的朋友。 ②英国作家斯特恩(1713-1768)在他的长篇小说《项狄传》中,有个人物为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见解,曾用木棍在沙土上划了一条垂直的曲线。巴尔扎克在本书的开头,也划了一条线,(不过是一条更加曲折的横线)作为一种独特的、图形的题辞。 灵符 约在一八二九年的十月底①,有个青年人走进王宫市场②,当时各赌馆按照法律规定均已开放,法律保护赌博这种嗜好,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征税。这青年人略为迟疑一下,便从三十六号赌馆的楼梯走上去。 “先生,请把帽子给我!”蹲在栅栏后面阴暗处的一个面色灰白的小老头突然站起来,露出一副生就的下流相,用生硬和责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