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骚动之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骚动之秋》,作家刘玉民著,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岳鹏程既是一位名扬八方的农民企业家,又是一个称霸一地的土皇帝;既是一位新时代的弄潮儿,又是一个旧观念的继承人。他敬仰父亲的革命生涯,却与父亲水火不相容;他欣赏儿子的聪明才干,却与儿子不共戴。

《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骚动之秋》是一部农村改革的文章。岳鹏程和岳云官两种不同的改革路线。

岳鹏程的方法是用一种封建的东西去反对另一种封建的东西。这就好比电脑杀毒,用一种流氓软件去杀其他的流氓软件。所以他带有封建官僚性质,可是又不可否认,他把“大桑园”从一个只有800家底的“大丧院”,变成了千万身价。

作为岳云官,他有自己的想法,用现在的话说,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很有头脑,既尊重老一辈子,又与老爹的封建气脱钩。

不过看了以后,心中就有个想法,他的路子能否一直像书中所预示的那样发展下去?

岳鹏程的手段是把那个城市的官,从上到下,摸个彻底。对公检法部门甚至行贿。这当然是违法的。

这一套也让岳云官们所不齿。

只是这本书写于80年代,到今天,各大部分仍然要给公检法送好处,而且大官小官还是不能得罪。我朋友的老公的公司,每年请这些部门吃饭一桌就是1万多。

所以,岳云官的路暂时走的很顺,但是,有一天,他会不会也重复他老子的路呢?

看完以后我表示怀疑。

当然也并非觉得农村改革一片漆黑,只是觉得存在着问题。

对于岳鹏程,文章的最后他错误的开发了一个海岛,前景如何,生死未卜。看样子也没有那么顺利。

现在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倒是真的觉得农民太苦了。

只是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我这个光看看小说的人就不知道了。

作者简介

刘玉民, 生于1951 年,少年时代在原籍山东荣成市读书。青年时代在济南军区当过战士、理论教员、文化干事等。转业地方工作后,历任济南市文联编辑、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主席、济南市作协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政协文化组副组长、山东文人书画院院长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内容预览

荒煤1987年的秋天,我曾经到浙江绍兴去参观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是走马看花,也不能不为农村面貌的巨烈变化感到震惊、欢欣和兴奋。在告别浙江的一次座谈会上,我还情不自禁地宣告,倘若那位秋瑾烈士还健在,我想她会把她在临刑前留下的那句著名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改为“秋风秋雨喜煞人”!后来回到北京,我又写了一篇短文:《向阿Q告别》。我认为,我“终于在鲁迅的故乡向阿Q告别了,告别了他那个悲惨的年代。这是值得庆幸的”。不料还引起一个小小的争论,有两位好心的同志发表文章,认为我要否定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不过,当时的确有一个念头,假如有时间再来绍兴,最好再深入了解一下乡镇企业发展,写篇报告文学。这个善良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农村改革的新气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