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山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山柏
t01b3a046611b923eff.png
圖片來源 [来自..高山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高山柏

汉语拼音:Gāo Shān Bǎi
  别   名:大香桧、岩刺柏、陇桧、鳞桧、藏柏、香青、团青、浪柏、柏青。
  性   味:苦,平
  功   能:祛风除湿,解毒消肿。
  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痈疮肿毒。别名山柏

高山柏 [1]

药性简介

别名

山柏,又名:大香桧、岩刺柏、陇桧、鳞桧、藏柏、香青、团青、浪柏、柏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高山柏的枝叶或球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squamata(Buch.Ham.)Ant.[Juniperus squamata Buch.Ham.;Sabina squamata(Buchl.Ham).Ant.var.fargesii(Rehd.et Wils.)Cheng f. et L.K.Fu]

采收和储藏

8-9月采枝、叶,晾干;10月采球果,或熬膏备用。

原形态

高山柏,灌木,高1-3m,或成匍匐状;或为乔木,高5-10m,胸径可达1m。树皮褐灰色;枝条斜伸或平展;小枝直或弧形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刺形,3叶交叉轮生,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基部下延,通常斜伸或平展,长5-10mm,宽1-3mm,直或弯曲,先端具急尖或渐尖的刺状尖头,上面稍凹,具白粉带,下面拱凸,具钝脊,沿脊有细槽或下部有细槽。雄球花卵圆形,长3-4mm,大熊猫蕊4-7对,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未成熟时绿色或黄绿色,熟后黑色或蓝黑色,稍有光泽,无白粉,内有种子1颗。种子卵圆形或锥状球形,长4-8mm,径3-7mm,有树脂槽,上部常有明显或较明显的2-3钝纵脊。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省级拔1600-4000m的高山地带,多出现于石灰岩山地的顶部。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福建台湾湖北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

枝叶呈树枝状,叶全为刺状,3叶交叉轮生,披针形,长5-10mm,宽1-1.3mm,先端具急尖或渐尖呈刺状尖头,基部下延。气微香,味微涩。

化学成分

心材含表柏木烷二醇(epicedranediol),4-酮基柏木醇(4-ketocedrol),3β-羟基柏木醇(3β-hydroxycedrol),异柏木酸(isocedrolic acid),β-花柏烯酸(β-chamigrenic acid),8,14-环氧柏木烷(8,14-cedranoxide),8,14-柏木内酯(8,14-cedranolide),柏木醇(ced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韦得醇(widdrol),7-氧陶塔酚(7-oxototarol),非洲桧素(procerin),8-14-柏木烷二醇(8,14-cedranediol),扁柏醇(hinodiol),柳杉酚(sugiol),扁柏酸(hinokiic acid),柏木酸(cedrolic acid)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肾炎水肿; 尿路感染;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且:煎汤,9-15g;或熬膏。 [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高山柏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1]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