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桥绍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桥绍运

图片来自amazon

高桥绍运天文17年9月24日(1548年10月25日) - 天正14年7月27日(1586年9月10日))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豊后的战国大名大友氏的家臣。 父为吉弘鉴理,母为大友义鉴之女。妻有正室齐藤长实之女齐藤镇实之妹的宋云院

长子为立花宗茂,次子为高桥统增。幼名千寿丸、弥七郎。号绍运(绍云)。原名吉弘镇理,后受大友宗麟之命令继承筑后高桥氏,改名高桥镇种。官称三河守、主膳兵卫。

生平

年少英迈

绍运为大友家“丰州三老”之一吉弘鉴理的次男,于丰前国笕城出生,元服后从大友义镇及父亲姓名中各拜领一字,初名镇理。少年时期便是气度恢宏、重情重义,沉著冷静思虑深广之人,寡默之外其言行多是深入事件的要点,并且为人勇敢。

初阵撤退战

永禄4年(1561年)镇理13岁初阵,作为吉弘军的一员随大友军与毛利军展开第4次丰前门司城的争夺战。由于毛利水军于此战先夺得了制海权,大友军遭到挫败,为抵挡毛利军的追击,镇理参加了吉弘军的殿后工作,并且目睹了前辈户次鉴连(立花道雪)的奋战,于这场撤退战之中得到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筑前建军功

自从毛利家介入北九州的争夺战后,势力不稳的筑前国人如秋月种实原田亲种、以及不满大友宗麟高桥鉴种立花鉴载 相继接受毛利家的寝返而叛乱。

镇理在参与永禄8年(1565年)的立花鉴载讨伐后,永禄9年(1566年)岩屋、宝满二城主的高桥鉴种因不满宗麟的政治方向,伙同丰前国、筑前国及肥前国等国人众一并反乱,宗麟对此派出户次道雪和吉弘鉴理、臼杵鉴速三将前往镇压,镇理也随军参加。

永禄10年(1567年)镇理随父鉴理及户次道雪、臼杵鉴速的进攻下,大友军势于7月7日先后在短兵相接,矢雨如注的激战下攻陷高桥鉴种的岩屋城并包围宝满城。11日大友军斋藤镇实也于苦战后于27日接受了筑紫广门的降服,8月14日大友二万军势于秋月城下的甘木、长谷山一带和秋月种实对战,镇理此时于古处山城下的小石原川的奋战也不逊于道雪。 15日,种实见邑城休山茄子城遭到攻陷退守至古处山城,大友军则驻军于休松一地休息,9月3日,秋月种实夜袭父亲吉弘鉴理及臼杵鉴速的阵营,大友军一时混乱形成同士讨的惨况,户次道雪此时率自军为殿后援助吉弘、臼杵等军撤退,镇理也奋力抵挡追兵,终使秋月军转为撤退。

永禄11年(1568年)2月立花山城主立花鉴载受到毛利元就策反再次反叛大友家,筑前与力众的荐野宗镇此时为了贯彻对大友家的忠义不支持鉴载的行动,遭其杀害,鉴载则于4月6日迎来毛利家的清水宗知8千馀人和军船百馀艘,更联合原田隆种原田亲种父子与高桥鉴种家臣卫藤尾张守约1万人于立花山城,4月24日大友军以户次道雪、吉弘鉴理、臼杵鉴速、志贺亲守3万馀人包围了立花山城及其白岳、松尾等七处城、砦,三个月后于7月4日大友军强攻立花山城,其中镇理一队在追击立花军后人数所剩不多并且多数已经饿坏,镇理此时分发饭团并激励了士气。

7月23日立花势因为道雪的调略而令立花家臣野田右卫门大夫背叛为内应,立花鉴载因而兵败离城脱逃后自杀,而原田亲种,卫藤尾张守以及清水宗知则往中国毛利家方面退却,立花山城则交由臼杵镇氏、田北民部丞、津留原扫部助暂时代守。7月29日镇理随父鉴理等大友军将致力于筑前反大友势力的扫讨,不料原田亲种,卫藤尾张守以及清水宗知于8月2日突然又进攻立花山城,此时镇理和兄长吉弘镇信代父指挥吉弘军,和臼杵镇氏合作率军分断了卫藤的军势,将战线从立花山城往南移动向香椎、名岛,越过多多良滨并从莒崎往博多追击;最后大友军以户次道雪为主力给于敌军莫大反击。19日,秋月种实终于因为失去了毛利家的援助而降服大友军。

永禄12年(1569年)1月,大友宗麟亲率大军征讨“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父亲吉弘鉴理及户次道雪先后拒绝了隆信的投降交涉,大友军于3月开始攻击,大友诸将领3万进攻江上武种的势福寺城并使其降服,后镇理和兄长镇信随父吉弘鉴理于多布施口一地击败龙造寺军主力,欲进击之时鉴理却突然发病而错失良机。一方,在龙造寺隆信的联络下毛利元就见隙率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乃美宗胜4万馀人由吉田郡山城出发经由海路于4月15日包围立花山城并断绝水脉,17日在道雪建议下派出城亲冬提出与龙造寺的议和。宗麟急令大友军各将转向筑前迎战毛利军,大友军3万于5月5日集结于博多,5月13日毛利军度过多多良滨川于松原附近放火与大友军交战四回,5月18日元春和隆景率毛利军4万馀多多良滨,大友军以道雪、鉴理、鉴速率兵1万5千分三队为先阵,之后配置了约2万的大友军力与之对峙,这时镇理和兄长镇信一同作为吉弘队先锋与毛利军激战,之后两军陷入胶著状态。10月,毛利元就得到山口高岭城和月山富田城分别被大内辉弘山中鹿之介攻击的消息,立即下令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撤退。15日镇理与兄长镇信此时又一同领军进行追击,击败了毛利军讨取3千4百91人[1]

10月13日,大友三老(道雪、鉴理、鉴速)于“芦屋会谈”中决定攻击筑前国混乱的元凶高桥鉴种,11月14日于宇美一地布阵,15日于宝满城九峰触发铁炮战,高桥鉴种透过吉弘鉴理进行了投降,原本道雪打算令其切腹自尽,但是在宗麟心软之下只将其流放至小仓城。期间于11月9日,大友与毛利两家和睦成立,残留在立花山城的乃美宗胜开城接受大友军的护送回毛利领地,立花山城终于又回归大友氏,此后短暂由其兄吉弘镇信代替最初预定为立花山城督的父亲吉弘鉴理为城代。

高桥氏继承

大友家在讨平了立花鉴载和高桥鉴种后,因为其居城立花山城和岩屋城、宝满城皆为筑前军事要地,要是不快点派有能之人镇守将会重现如多多良滨之战一样的窘境战事,大友宗麟于是考虑由自己信赖的家臣担任城督之职。由于前岩屋城主高桥鉴种的本家一万田家与吉弘家有著姻缘关系,宗麟因此考虑到令镇理之父吉弘鉴理继承,但是当时鉴理病重不能理事,长子镇信已经继承了吉弘家业管理笕城,因此当时在家中人望甚高的镇理就变成了不二人选,于永禄十二年(1569年)继承了高桥氏,领岩屋、宝满二城,并将名字继承高桥家通字"种"改名为高桥镇种[2][3]。而立花氏则由大友家第一名将户次道雪于元龟二年(1571年)坐镇于立花山城而继承,便是世人所熟知的“立花道雪”。 此后,包括镇种在内的大友氏筑前五城将(道雪、镇种、鹫岳城主大津留镇正大津留镇忠[4]、荒平城(安乐平城)主小田部镇元[5]、柑子岳城主臼杵镇续木付鉴实),与筑前、筑后、肥前、丰前诸势力(秋月种实、筑紫广门、原田隆种、原田鉴尚鸟饲氏胜、龙造寺隆信、宗像弹正[6]、麻生元重、杉连并问注所鉴景城井镇房长野助盛千手宗元)等争战不断。

筑前防卫线

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家于耳川大败于岛津家,镇种之兄吉弘镇信以及镇种之妻宋云院的兄长斋藤镇实、角隈石宗佐伯惟教田北镇周等大友家将领皆壮烈战死于此役,使得大友家逐渐式微,筑前国人如秋月、原田、宗像、草野等再次大规模反叛,12月3日,秋月种实联合筑后豪族问注所鉴景、筑紫广门约4~5千人攻击岩屋、宝满城因为绍运的防战未果,后于4日种实率绫部骏河守、内田善兵卫、横田讃岐守、上野四郎右卫门、木所刑部丞、长谷山民部少辅、熊江修理亮、芥田惣六兵卫等家臣4千馀骑在柴田川和立花高桥军2千骑对峙并进行弓矢对射,但立花高桥军的兵力处劣势而再交战不久便撤退至山野之中,此时种实于晚上追击,反被立花高桥军以由布惟信小野镇幸荐野增时绵贯吉兼竹迫连种灶门镇意成富左卫门分别从山路埋伏夹击,并且绍运在二日市、针折一带布置嘘旗马印,种实中计退回居城损失三百多兵力。

天正7年(1579年)1月中旬,筑紫、秋月两家又侵攻岩屋城,岩屋城代屋山种速关善虎关内记父子漂亮的将之击退。

3月秋月种实联合筑紫广门和丰前国人城井、长野、千手、斋藤、上原及筑前国人宗像弹正麻生元重原田鉴尚杉连并等诸豪族内通约定反叛大友家。

同时大友宗麟为对应筑前、丰前诸豪族之叛乱于3月派出丰后的家老志贺亲守进驻筑前岩门城,率筑前国人小田部镇元大津留镇正2千馀兵,于3月13日进攻于太宰府石坂布阵包围岩屋城的秋月军,却遭到杉连并、麻生元重、宗像弹正、许斐氏备、原田鉴尚呼应秋月军出兵遮断其退路,绍运因此于筑前石栗岭对战秋月种实将之击破(第一次太宰府石坂・石栗岭之战),一方面道雪则击退宗像、原田等,使志贺亲守得以还军岩门城,小田部及大津留也撤退回本城。

4月18日、原田隆种呼应秋月家的起兵与筑紫广门进攻小田部镇元的安乐平城(第一次荒平城攻略战),但镇元集曲渊城及鹫岳城之兵力果敢反击而未被攻下。 然而在高桥绍运率兵援助安乐平城时,秋月种实又趁机出兵岩屋城联合宗像、杉两军包围志贺亲守并于针折布阵,绍运对此也往二日市与之对阵(筑前针折・二日市之战),并散播大友方于筑紫方面的援军朝夜须郡前来的虚报,秋月种实再次中计退回居城。

7月27日,秋月、筑紫、原田3千联军又偷袭大宰府,道雪联合绍运出兵2千8百兵力对峙,以绍运1千对筑紫、道雪1千5对秋月、并另派荐野增时以游击队3百埋伏于观世音寺,一气呵成将之击退。(第一次太宰府观世音寺之战)

9月6日秋月种实又进攻宝满城,道雪和绍运于宝满山城下吉木一地将其击退。

9月18日道雪联合绍运攻入鞍手郡放火烧杉连并诸城诱秋月种实出战,种实于是令原田鉴尚、杉、宗像等举兵欲袭其后,对此道雪与绍运转进宗像领地,与志贺亲守合流军势,于是原田鉴尚投降於志贺亲守并献出津久见岳城寨(鶫城),但被道雪以对大友家无功劳并且反叛为由协议志贺亲守将其诛杀,随后继续攻略杉、麻生等叛军[7][8]

同9月下旬,道雪、绍运、志贺亲守为讨伐原田亲秀进行军议,决定由绍运留守防备秋月、筑紫,志贺亲守率大津留镇正及小田部势残兵攻向高祖山日向崖,道雪则合木付鉴实共3千5百馀骑,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5百为先锋进军高祖山城并放火烧村,触发第四次生松原之战及高祖山攻城战。

10月24日龙造寺隆信因9月底大友方木付鉴实粮尽弃柑子岳城出走而减少一大障碍后,派出家臣执行总兼、大田兵卫3千馀人联合筑紫广门攻击大津留镇忠的鹫岳城,绍运出兵于那珂郡山田山和隆信对阵为大津留镇忠的后援而使大田、筑紫两将撤退,但11月15日筑紫广门又派兵游击侦查,绍运因此镇守于筑前岩门(户)城一带监视,同时秋月种实又率恵利畅尧、长谷山民部、内田善兵卫、板并左京5千馀骑偷袭岩屋城,绍运又回军岩屋并于半路以成富左卫门、土岐大隈、荒川隠岐、萩尾麟可打击筑紫势2千兵的追击,重整岩屋城的兵力后于太宰府东南方的高雄山率屋山种速、灶门镇意、土岐大隈、福田民部对战四千秋月军,秋月军因绍运的火攻而有部分撤退,同时道雪出阵牵制筑紫军并和绍运夹击令其败退,终令大津留镇忠脱险[9][10][11][12]

天正8年(1580年)绍运持续对战秋月家于猪膝合战,始终没让秋月、宗像等敌对势力占到便宜,维持了大友家的领地。

同年8月下旬秋月种实内通了绍运的笔头重臣・龙城城代北原镇久。由于镇久早因为大友家逐渐势微,觉得高桥家于筑前被敌对势力围绕难以生存,而想投靠秋月家,并向绍运如此建议,但绍运仍然不为所动,于是镇久计画追放绍运,联合秋月家另寻高桥家当主,然而知晓这项计画的高桥家臣伊藤源右卫门不顾泄漏密谋将被诛杀的危机,毅然通知了绍运,于是绍运在10月2日,邀请镇久登岩屋城之时,安排萩尾治种、内山田下野守埋伏杀了镇久,而镇久之子北原种兴原本打算联合一族为父报仇,但绍运以书信告知种兴:“你的父亲内通秋月家将给高桥家带来祸害,于是不由得将他杀害,但是你的忠诚心我非常清楚,由于你和这件事毫无关系没有参予谋反,因此勿对我起疑心,杀你父亲实在是百般无奈,然而对此反叛之人不诛不行,现在令你为北原家当主,希望能洗刷你父的污名尽忠。”并将镇久的领地全交由种兴继承,而种兴了解了事情之原委是秋月种实作祟之故,并发誓对高桥家尽忠而将丧父之恨转向秋月。

9月26日绍运和道雪于穗波一带击退秋月种实。(第一次嘉麻・穗波之战)

10月18日,绍运利用北原镇久之事将计就计,以种兴写书信通知秋月家臣内田彦五郎:“我父亲与秋月的密约因为被发现而被诛杀,因此我极度怨恨绍运,已有与其一战致死的觉悟,痛失父亲的我即使是当主,也恨不得将其杀之复仇,请在近日派兵至岩屋,开战之时我将率兵于岩屋放火,待讨取绍运后将归参秋月家。”反过来骗取秋月家进攻,秋月种实不疑有他,派内田彦五郎率5百馀兵前往岩屋城,种兴遂在居城‧龙城的芦木山以酒肴招待秋月军,至夜晚趁秋月军兵酒醉睡眠之时,绍运从岩屋城率6百兵与种兴进行包围夜袭秋月军,自内田彦五郎战死以下损失3百馀人,其凄惨的战况被称为“芦木的惨剧”

10月中旬,立花高桥军伏3千兵在八木山石板道,以2千7在石坂道出口的大日寺布阵并以十时连贞等足轻2、3百出击嘉麻・穗波放火,秋月方井田亲氏从古处山率1千至穗波,十时连贞伪退引诱亲氏追战7里(30公里)至大日寺,此时亲氏军势疲劳,立花高桥伏兵起,亲氏军溃败,连贞与亲氏单挑将其讨杀。 (第二次嘉麻・穗波・八木山之战。秋月方记为石垣山之战)

11月3日,秋月种实为了报内田彦五郎及井田亲氏被杀之仇,以问注所鉴景、上野四郎兵卫、惠利畅尧、绫部骏河守率1万2千军势集阵于古处山城下奈须美(茄子见或安见山)之森,但立花高桥军早已判读到此行动而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为先锋出击至奈须美,两军接触激战先以弓铁炮后枪队互击,此时绵贯吉兼、竹迫连种侧面游击秋月军令其崩溃,道雪绍运又加入攻击,种实虽然叫阵整军,但又看到绍运在后方摆出嘘旗,怕被断后而撤退回古处山。大友军的嘘旗实为绍运早先安排好的计策,成功令秋月种实的复仇之战徒劳无功,而此秋月表之战又被称为“血风奈须美之阵”。(后世的人们因此战而将绍运与道雪・雷神之名并称为风神。)

天正9年(1581年)7月27日龙造寺隆信联合筑紫广门、原田隆种进军至大宰府,并以筑紫广门联合秋月种实侵略筑前岩屋城,绍运与之对峙,道雪另派家臣竹迫统种、荐野增时等将为游击军迂回布阵于紧邻太宰府东侧的观世音寺,虽成功于观世音寺之战(第二次太宰府观世音寺之战)击退敌军,但统种等立花家臣战死甚多。同时于此战中,立花高桥军约5千在太宰府及观世音寺东边的石坂一地埋伏,绍运以弓、铁炮、长枪队分三段布置于坂上,正面迎击5千秋月军,秋月先阵7百人受弓铁炮的攻击而退后时,绍运率家臣小岛弥兵卫带头以3百人为先锋突击,手持大长刀左突右回于千人的敌阵当中,另一边绍运之子立花宗茂自率150兵力侧击秋月军,讨取了猛将堀江备前,而原先隐兵于松林之中的道雪突然杀出夹击,秋月军遂败。此石坂之战(第二次太宰府石坂之战)也是绍运之子立花宗茂的初阵,其优异的表现令道雪正式兴起迎统虎为婿养子的念头。

8月,膝下无子的道雪,向绍运提出希望其长子高桥统虎能继承立花家,起初绍运因为统虎优秀的资质和器量,以及身为高桥家重要的继承人而拒绝,但是在道雪数度的恳求之后,统虎终于成为了道雪的婿养子,于8月18日令统虎(立花宗茂)和道雪女儿立花訚千代结婚,统虎因而继承立花氏,高桥氏则由绍运次子高桥统增为继承人。

11月6日,大友宗麟为了援助被秋月种实、问注所鉴景夹击的家臣朽网鉴康,而命道雪、绍运、宗茂出阵,立花高桥共率5千兵力再次对秋月氏的嘉麻、穗波一带攻略,当立花高桥军收到丰后的大友军将于原鹤一带迎击秋月军后,于回军途中遭到秋月军上野四郎兵卫、坂田勘解由左卫门实久以及丰前、筑前国人众长野、城井、千手、杉约8千骑的追击,立花高桥军利用地形于八木山的石坂道的大日寺口埋伏,于大日寺前的润野原反击敌军后又往南追击至土师村,两军的激战使立花高桥军损失3百馀人,秋月军坂田实久等战死7百60人,道雪的军师大桥京林因此在八木山当地建立千人冢。此战是为润野原合战。

天正10年(1582年)9月底,筑紫广门入侵绍运辖内的三笠郡,绍运与筑紫势拉据了五、六日后,逼退了筑紫势。10月2日,秋月种实又趁隙攻下绍运领地・上穗波郡的米之山城,绍运迅速出兵于当日随即对战秋月军夺回了米之山城,道雪派吉田连正援助绍运,追击讨取2百馀人[13]。 同年12月22日攻入宗像领地,侵攻宗像家至天正11年(1583年)3月16日的吉原口防战讨取了吉原贞安后又于4月23日攻落宗像家的许斐岳城,氏贞只能退往白山城,遂驱逐了宗像势力[14],同时从属于秋月家的香春岳城・龙德城主杉连并畏惧大友军而投降。 期间于3月1日,肥前国人筑紫广门又出兵太宰府,道雪与绍运共同抵御,此战道雪之家臣立花统春作为先锋立下一番枪,立花镇实安东连忠皆力战有功,再次击退筑紫军势。

据“石城遗闻”所收“博多某家记”于12月1日(“筑前志”载于11月11日)岛津军川上忠智率1千5百兵侵攻博多并放火,但遭大友军击退。

大友之双璧

天正12年(1584年)2月8日,筑紫广门以家臣假扮卖茶商人潜入岩屋城设置发火装置,虽然岩屋城代屋山种速迅速作出对应,并且绍运也从宝满城引兵来援,以今村五郎兵卫击退了筑紫广门的军势,但是岩屋城严重烧毁,隔日道雪派部队帮忙绍运收拾火事现场[15]。4月12日,筑紫广门又率军侵攻御笠郡,道雪与绍运反击至筑紫家领地的武藏城下,道雪家臣吉田连正、后藤连种佐藤次郎三郎等率其部众力战冲锋陷阵,绍运又分2千兵为三队进行横击,筑紫军战败退入城中。

3月,因龙造寺隆信于冲田畷之战对上岛津军战败身死,大友家为此趁机出兵想夺回筑后,以宗麟次子大友亲家、三子大友亲盛率丰后大友军7千人进攻筑后猫尾城的黑木实久,实久则联合龙造寺军共2千馀人在筑后国猫尾城与高牟礼城笼城抗战,经过了一个月大友军仍然无法攻落,大友家第22代当主大友义统为此要求道雪与高桥绍运出兵,两军于8月18日以绍运2千人为先阵、道雪3千人为后阵出发,绍运在渡过筑后川后,击灭秋月家武将芥田兵库50馀人后与道雪越过鹰取山及耳纳连山,并以由布惟信为殿军,在狭窄的山道途中又遭到伏兵以铁炮狙击,道雪也以弓、铁炮反击,此时绍运以擅长铁炮狙击的家臣市川平兵卫反狙击令道雪脱离险境。

19日两军到达高牟礼城,随即寝返黑木家老桩原氏部,氏部并于24日开城,龙造寺援军的土肥家实因此离城逃去。此时猫尾城已被孤立,道雪和绍运开始对黑木家同族的川崎重高防守的犬尾城攻略,并于28日扫除城岛城、酒见、榎津及贝津等敌军势力。不久开始进攻猫尾城,在桩原氏部的带领下9月1日(一说5日)攻下了猫尾城,黑木实久则自杀身亡。8日又接连攻下蒲池镇运的山下城以及筑后各处的小城如谷川城、边春城、兼松城、山崎城还有田尻鉴种的鹰尾城,大友军终于展开对九州筑后有名的坚城“柳川城”及其支城百武贤兼之妻百武圆久尼镇守的蒲船津、百武城的攻略,城将龙造寺家晴死守不出,大友军连番攻击未能攻下,绍运及道雪遂于10月3日移阵至筑后高良山,攻略久留米城、安武城、西牟田城及吉木城,4日改攻笼城于发心岳城的草野镇永和问注所鉴景,以及星野吉实镇守的鹰取城、福丸城,并烧毁竹井城,同时绍运攻下了筑后星野城,星野吉实遂逃往岛津军,11月14日攻略问注所康纯的井上城。这段期间因为道雪和绍运两军时常一同出击立功,使得当时有人这么说著:‘有绍运的地方一定会有道雪’因而被赞称为“大友双璧” 之后于年底两军又回阵高良山时,大友亲家和亲盛却因嫉妒绍运和道雪的战功以及长期战阵在外以疲倦为由退回丰后,仅留下立花高桥军、志贺亲守及老将朽网鉴康于筑后川沿岸布阵。

天正13年(1585年)1月,秋月、筑紫又合兵攻向岩屋、宝满城,在家臣屋山种速、村山日向守、平井市助、伊藤源右卫门等将领的活跃下漂亮的防守了城池。 2月上旬龙造寺家晴、锅岛直茂于柳川城率军5千出战布阵于高良山南方的西牟田,北方则有秋月种实、长野镇展、草野镇永、城井镇房、千手氏、星野氏、问注所氏等国人施加压力,2月中旬肥前、筑前、筑后、丰前联合军共集结3万馀大军近逼高良山。龙造寺军于4月18日以后藤家信率筑紫广门、波多亲高木左马助8千人于筑后川压迫。

此时丰后大友军朽网鉴康率野上清四郎来援与道雪、绍运三大将共9千8百馀兵力分为两军对抗,以朽网鉴康一队往西牟田压制北方国人众,道雪和绍运则于高良山西北方的筑后川和宝满川交接处的小森野一地布阵,绍运以家臣伊藤总右卫门福田民部少辅5百兵为先锋但不敌筑紫广门、后藤家信等龙造寺军的优势兵力,绍运因此后退引诱,激战之时绍运以其刚勇的家臣萩尾治种、成富左卫门1千5百骑从龙造寺军侧面笔直突入造成其势虚弱,后藤、筑紫无法阻止军势崩坏兵卒窜逃,道雪3千兵则迂回至北野村从侧面攻击,追击渡过筑后川至肥前鸟栖、十三部野一地,讨取1百87馀名戴甲武士。此战为小森野之战。

后大友军以绍运率丰后日田、玖珠、国东、南部各郡2千兵以野上清四郎为先阵,在筑后川上游之一的筒川,沿川边摆“长蛇之阵”后阵摆“雁行之阵”,又以朽网鉴康布阵于高良山腹以“鸟云之阵”(形容如鸟群集散于云层之间,为临机应变的阵型)潜伏,而道雪率第2阵以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为首率京都镇安、萩尾治种2千兵为“浮武者”(游击兵,潜伏并见机突击之奇兵)潜伏于野中村为后阵,且高良山座主丹波良宽也率法师武者大祝镜山保真宗崎孝直稻员安守等7~8百兵力参阵于后备。 两军以足轻队开战,后绍运以200挺铁炮横一列猛烈射击,龙造寺军也从高良山左侧出击,于十三部野一地野上清四郎舍身碎骨奋勇突进立下一番枪,激战之时绍运退后,挑衅引诱龙造寺军追击并三度反击讨取多人,同时第二阵小野镇幸、由布惟信与后阵京都镇安、萩尾治种又从侧面突击断绝敌军后路,绍运又将右翼的先阵兵力以长枪加入攻势,此时先阵后阵的骑兵整齐一列军势并进突击,道雪更突驰追击至敌本阵前的祇园原,龙造寺的骑马武者多数陷于田地遂败,损失2百83名戴甲武士。此战为十三部野之战。

4月23日,龙造寺家晴、筑紫广门又率1万6千馀后备兵力进攻高良山,于高良川沿堤防分五段军势。道雪、绍运、察知龙造寺军的行动,与良宽、蒲池氏合并8千兵力布阵于祇园原,并将兵力二分,于各处配置伏兵。 道雪此次为先阵大将,并配置由布惟信、十时惟由、十时连贞为先锋,安东连忠内田镇家、竹迫连种、绵贯吉兼为后阵,高良山法师武者良宽等则隔军配置做为后备。 道雪摆出约120~200挺铁炮,只要敌军一接近就只发射20~30发威吓,而龙造寺军约7~800挺铁炮却因此连发,由于龙造寺军于山间击出多发铁炮造成烟雾弥漫视界不良并且受回音干扰,道雪的铁炮队则因为控制得当没有受到硝烟影响,而龙造寺军却在这不利的状况凭其大军猛烈突击,先锋的惟信、惟由、连贞遂趁此状况进行突击并伪退诱敌,一度将其先锋击退后,龙造寺军交替后阵不知是计猛烈追击、道雪也加入后阵安东连忠等兵力,两军进入激战被形容有如万雷震荡,此时道雪立起马印吹起法螺贝大为鼓舞军势,下令分二队以由布惟信、十时惟由、十时连贞、内田镇家、竹迫连种从侧面突击,此时十时连秀、绵贯吉兼、后藤种任、野上清四郎等挥枪讨取龙造寺方不少有功的武士,同时以“鸟云之阵”潜伏已久的朽网鉴康也突然袭击,龙造寺军溃散直至中军,龙造寺家晴、筑紫广门无法控制败势,道雪追击约2町距离后引退,而龙造寺军又重整军势反击之时,绍运和良宽之伏军又从森林两旁出现以弓、铁炮猛烈攻击,打击了龙造寺军反击之军心,使其受三方围攻大败。此为祇园原之战。

以上小森野、十三部野、祇园原三战统称筑后久留米合战(又称为筒川合战)是为道雪、绍运引用《孙子兵法》的“奇正战术”最为代表性的一次战役,其战绩被评价可媲美孙子、吴子。(此战记载于《大友兴废记》、《九州诸将军记》、《筑后国史》、《高良山物语》等九州方面史料。)

悲愤之退军

两军在数战中维持著胶著状态,而九州南部的岛津家却在这时快速崛起,侵攻大友及龙造寺的领地,龙造寺不敌降服了岛津家,筑前国人如秋月、原田等见状也陆续归属岛津家。

于6月顷立花道雪突然于阵中发病,绍运对这位如同父亲一般的前辈除了迅速请来医师看诊外,每天日夜不离的照顾,并将军队从高良山下移至北野村。9月11日,道雪再对家臣说完壮烈的遗言后逝去,顿失支柱的大友军只能撤退,这时绍运说了: ‘如同丧失拐杖的老人和于无灯的暗夜中行走一样,我等复兴大业已不可成,心头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空虚...’

之后绍运担任殿军运送道雪遗体,敌对的士兵见状并没有攻击,而是深深的对道雪这位彻头彻尾忠心于大友家并且一生37场大合战近百场小战皆无败的名将致敬。

三国小同盟

同年9月13日筑紫广门趁著道雪新死之际出兵夺下了绍运的宝满城,他于入夜后先以千手喜云率3百人以和尚之姿入侵宝满山,并于城中放火,然后再派家臣岛田武藏于和久堂城、村山近江守于柴田城出阵,击破了防守的高桥老臣伊藤源右卫门花田加右卫门,最后高桥军在家老屋山种速的奋战下护送了城中的绍运之妻宋云院和次男统增至岩屋城,而宝满城则被广门攻下。

此时丰臣秀吉在本能寺事变后迅速提高地位成为关白,大友宗麟见自家衰落而向秀吉臣服并希望能援救被岛津家攻击的自家。筑紫广门此时风闻秀吉的九州征伐计画,遂决定离反岛津家而想以绍运之子统增娶广门之女的方式和绍运谈和,因为绍运之妻和广门之妻是姊妹,两家皆由衷希望同盟,绍运便以归还宝满城以及交换双方家老、中老之子为人质答应这项和议,而绍运会答应的原因,无非不是因为多了一道防卫岛津家的战线。天正14年(1586年)2月,绍运次子高桥统增和广门之女加祢姬结婚,至此,筑前呈现立花、高桥和筑紫的“三国小同盟”。

之后,绍运出兵往筑前博多西南方的早良郡,夜袭了鸟饲城,诛杀了原为大友方,先后叛变至龙造寺、岛津方的鸟饲氏胜,遂使其一族灭亡。

岩屋城合战

秋月种实见筑紫和高桥家的同盟后要求龙造寺及岛津出兵攻击,岛津义久为此慎重考虑过后于6月令一族的岛津忠长为总大将联合肥筑两州国人约5万人进攻筑前,7月6日,筑紫广门遭受岛津家接连攻陷居城更痛失弟弟筑紫晴门后不敌投降,之后绍运将主力兵集结于岩屋城,宝满城则留下统增夫妇和筑紫家臣约6百馀人,不久绍运听闻筑紫家臣因为广门被岛津家俘虏而呈现不稳的情势,反复在两城之间调动兵力警戒守备,果然筑紫家臣挟持了统增夫妇,最后在高桥家臣伊藤源右卫门果断的围攻下平息了这场小乱事。

7月14日,岛津军五万对岩屋城发动了攻势,绍运以763人相差了约50倍的兵力抵挡,每日不间断的持续攻防...

《筑前续风土记》中记载:

“终日终夜,枪声都未有停息之时,士卒们在城中厮杀的呼喊声于大地之间回荡。城中随处都可能是决定生死的场所,一次次的进攻被击退,生命在战斗中消失。”

岛津军进攻了10日,不仅没攻下敌砦还丢失了部分自军兵砦,损失了许多兵士,岛津忠长为此断粮阻水,但是岩屋城的士兵仍然士气高涨,并且负伤的高桥士兵其面对敌人的程度胜过了当时的岛津士兵。之后岛津军替换生力军攻击,高桥将士才略显疲态,终于在26日,岛津军攻破了岩屋城外围进至二之丸和三之丸,此时高桥军以大石大木和弓矢铁炮攻击岛津军,一时之间又遭受更大的损害。

忠长为此派出新纳忠元为使者向绍运劝降,却被绍运以忠言驳斥,其言语也受到岛津士兵的喝采,忠元找不到话回复,岛津忠长遂决定于27日展开总攻击。

乱世之华

27日早朝约4~6时岛津军发动最后攻势,绍运等高桥家臣虽然拼命的防战,但是在踩踏著己方尸体蜂拥而至的岛津军面前,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残存的士兵们在和绍运做了诀别后以遍体鳞伤之躯向敌军发动了杜绝的逆袭,在本丸指挥的绍运,亲自给负伤著敷药以示鼓励,并背诵佛经为亡者吊丧。这时候岛津军终于攻入了本丸,绍运手持大长刀带领著旗本冲入敌军阵中,斩杀了17人。绍运此时的奋战之姿被记载在《西藩野史》中:

“绍运雄略绝伦,领兵上阵,数次击破萨军攻势、杀伤甚多。”

面对绍运等人疯狂的奋战,畏怯的敌军败逃出了本丸,不过绍运身上也已经伤痕累累了,兵士们也只剩下最后的50馀人,多数也是有重伤在身。知道自己到了最后的时刻的绍运登上了本丸的最高处,在门槛上刻下辞世句后就切腹自杀了,享年39岁,时间是在下午5点左右。因绍运作为榜样,残存的武士们全体切腹殉死了,为绍运介错的吉野左京亮也用同一把刀自尽。当为了夺取绍运头颅而冲进本丸的岛津将兵们,看到眼前这种壮烈场面都惊讶的的停止了脚步。

岛津军总大将岛津忠长虽然与绍运敌对,但仍给他极高的称赞,并用最高的军礼执行首实检。而且忠长还叹息道: ‘哎!这么英勇的名将却死在我的手里,他的作战就有如战神之化身,其战功及武勋在当今日本也是屈指可数!如果能和他成为朋友该是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弓矢可以取得人命,但我现在却痛恨它们起来。’并在往后于绍运的墓上刻下赞诗:

一将功成冠九州

战场血入染河流

杀人刀是活人剑

月白风高岩屋秋

岛津军在此战因为绍运的死命防战下,战死的大将有27骑,死者则高达3千人之多,负伤者也有1千5百人。高桥军还给予岛津日向方面的援军上井觉兼坏灭的打击,并且曾在耳川之战守住高城的勇将山田有信也被打的重伤昏迷,岛津嫡系子弟也死伤惨重。

次年,用大军降伏岛津家的秀吉,在经过大宰府时赞叹绍运主从的忠义,称赞其为“乱世之华”并对他的阵亡感到十分可惜。

后来绍运之子立花宗茂在封地柳河建了天叟寺,统增在封地三池修建绍运寺,绍运的家臣藤内重胜在太宰府修建了西正寺,用来祭祀绍运和在岩屋城阵亡的将兵们,岩屋城周边也有绍运的墓所和将士的首冢,并有一块石碑刻著"呜呼壮烈岩屋城"。绍运法名“天叟寺殿性海绍运大居士”

影片

高桥绍运 岛津の野望を打ち砕いた名将の最期

参考文献

  1. 多々良川の戦い 戸次鉴连の奋戦
  2.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 p.63~64
  3. ‘筑后将士军谈’ 卷之第十 高桥鉴种降参付高桥家别立之事 P.265~268
  4. 大鹤弥助鉴尚(式部少辅、弹正入道宗秋、山城入道宗周、安艺入道、右京入道宗秀),大津留镇正之三男。‘宗像记追考’鹫岳城 大鹤氏 P.537
  5. 大鹤九郎俊之、小田部民部少辅鉴湖、长门守镇通、镇道、镇元、道魁、绍叱。大津留镇正次男。‘宗像记追考’荒平城 小田部氏 P.538~540
  6. 当时的宗像家督・宗像氏贞并无使用“弹正”的通称或受领名,因此该当人物推测可能是一族的他人,或受赐宗像姓氏的家臣。‘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p.85‘筑后将士军谈’则有记载宗像弹正忠为许斐城主。
  7.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 p.93~94
  8. ‘筑后将士军谈’ 卷之第十二 道雪绍云诛原田鉴尚事 P.318~319
  9. ‘井楼纂闻 梅岳公遗事’ p.94~95
  10. 吉永正春‘筑前戦国史’荒平城主小田部氏の最期 p.125~127
  11. 鹫ケ岳城 筑前大友五城
  12. ‘筑后将士军谈’ 卷之第十二 高桥秋月挑戦之事 P.321
  13. ‘筑后将士军谈’ 卷之第十四 高桥绍运取返米山付统虎初阵石垣山合戦之事 P.371
  14. 许斐山城の戦い“八并村吉原口の戦い”:天正11年3月15~16日
  15. ‘筑后将士军谈’ 卷之第十四 筑紫広门烧岩屋城付屋山防御之事 P.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