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水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水旺
高水旺
国籍 中国
职业 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
知名于 博览会金奖、中国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金奖

高水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美国亚裔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唐三彩女俑”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八人驼”荣获首届中国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金奖,“黑勾头马”荣获中国旅游交易博览会金奖等。作为当今仿制唐三彩的大师级人物,高水旺当之无愧。

人物简介

南石山村地处洛阳城北的邙山腹地,解放前到这里盗挖古墓的人很多,挖出的东西有缺损,就找村里的民间艺人修复。上世纪20年代,南石山村出现了以修复出土唐三彩为生的著名艺人,他们在长期修复的基础上仿制唐三彩获得成功。

五十年代初,成立工艺美术社,高成汉等老艺人被聘为技术员,南石山村多数人都学会了仿制唐三彩。1956年,高成汉曾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美术社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洛阳美陶公司。三年自然灾害时老艺人被下放回家,文化大革命中唐三彩被列为四旧受到批判。高成汉曾写信给邓小平和轻工部、省、市领导,终于使唐三彩得到了重视。

改革开放后,大批人员加入到唐三彩工艺品生产。南石山村200多户几乎都作唐三彩,以南石山为中心的唐三彩生产厂家一度达到数百家。当地自发形成了许多唐三彩市场,被称为国宝的唐三彩开始出现在街头路边的夜市摊点。

高水旺自幼生长在南石山村,17岁学习唐三彩制作。后来在热火朝天的唐三彩大战中,这位心灵手巧又不苟言笑的艺术天才把自己关进低矮的作坊,开始独辟蹊径,如饥似渴钻研唐三彩的"高仿"技艺。

所谓"高仿",就是选用最接近真品的原料,采用最接近真品的工艺,使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真品丝毫不差,而且要对新仿制的唐三彩进行做旧处理,最大限度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

那时北邙山碎落的三彩残品还时有所见,高水旺苦苦寻觅,一块块观察对比,再到博物馆看造型、看成色。反复数次,高水旺手下的马和骆驼的造型已经酷似真品。对他来说,高仿品的外观已经不成问题。但釉料成分、烧制火候、做旧处理等难题接踵而至。他买来化工原料,反复配方烧制,终于配出了唐代釉的成分,找到了唐代窑的火候,一步步制出了可以乱真的高仿唐三彩制品。

高水旺仿制的三彩马和骆驼,连肌肉、鬃毛、饰物的微细之处都表现出来了。但没想到的是,这"以假乱真"险些给他带来"牢狱之灾"。

一位朋友来访,高水旺不在家。朋友看到他的高仿制品,随手拿了一件,结果被人当真品买走了。这件工艺品的流转交易,引起公安机关的注意,侦查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高水旺,听高水旺细说原委并查证制作现场后才算罢休。

高水旺的高仿制品,引发的文物部门"抢购陶俑、保护国宝"事件,更像是离奇的传说。

1994年夏,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出现北魏时期的陶俑。这些陶俑外表陆离斑驳,直观判断是刚出土的文物。

20多年来连获殊荣,经历陶俑抢购事件,高水旺和他的唐三彩高仿制品的名气更是越来越大。

面对这些,身怀绝技的高水旺没有感到丝毫轻松。他更多了几分责任几分沉重。他的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有数十名员工,但他们只对常规工艺品进行批量生产,对出土稀少的唐三彩珍品,每个种类仅高仿少数几件。对于珍品的复制,关键工序高水旺要亲自下手,他的理想是把现代仿唐三彩做到极致。

作为大师级人物,高水旺追求着唐三彩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古老和现代的完美融合中开辟着唐三彩艺术的新天地。

唐三彩简介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为极数,"三彩"也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其种类以人物、马匹、骆驼、器皿等最具代表,并以其造型的丰腴端庄,色彩的绚丽灿烂,装饰的极妍尽美,被广泛应用于皇家贵族观赏、宫廷园林装饰、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唐三彩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两宋,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其技艺断代的历史亦有近千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至洛阳邙山时被大量发现,后引起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等极大关注与推崇,从而使这一沉睡千年的华夏古老艺术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唐三彩复仿制品作为国礼,先后赠送给5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元首和领导人,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2008年6月,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三彩是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收藏价值。

唐三彩《中国马》简介

唐三彩《中国马》的创作题材取材于唐代战马驰骋疆场的史料故事,真实表现了唐代战马骁勇善战、剽悍威猛的生动形象。在制作中,主要采用了雕塑、堆贴、装饰、施釉、素烧、釉烧以及做旧处理等。唐三彩《中国马》,招财辟邪,寓意财源广进,催官运,旺事业,是招财转运的上品风水宝马。

此马白色胎质,通体黑釉,鞍饰俱全,雕饰华丽,看起来膘肥体壮,四肢劲健,似走欲奔。高水旺大师说,用唐三彩传统技艺制作的马类作品通身极少施以黑色釉,因此该作品显得弥足珍贵。2010年10月,该作品还荣获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有句俗话,"黑釉点一点,价格翻一翻"。说的就是唐三彩中黑色作品的珍贵和稀少。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由于釉料都是金属氧化物调配出来的,因为相关材料的紧缺,在各色作品中,黑色的作品显得更为稀少和名贵。

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陶俑稀有珍贵,一般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文博单位不忍心国宝流失,拨专款对陶俑进行收购。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购三次共斥资80万元,故宫收购两次共斥资10万元。

随着文物部门不断收购,潘家园古玩市场上北魏陶俑反而越来越多。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文物界关注。专家反复鉴定,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追根求源,这些"文物"全部来自河南。国省两级文物部门协同警方进行调查。一路查下来,最终找到了南石山村高水旺的作坊。

[1]


视频

洛阳非遗:高水旺和他的唐三彩烧制技艺
洛阳非遗:高水旺和他的唐三彩烧制技艺
高水旺:巧手匠心“复活”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