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粱

中文學名:高粱

拉丁學名: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別稱:蜀黍

拼音:gaoliang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高粱屬

高粱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又名蜀黍、高粱米、蘆粟、桃粟、蜀秫、木稷、蘆粟、番黍、荻粱。脫殼後即為高梁米,子粒呈橢圓形、倒卵形或圓形,大小不均,呈白、黃、紅、褐、黑等各種顏色,一般隨種皮中單寧含量的增加,粒鈀由淺變深。胚乳按結構分為粉質、角質、蠟質、爆粒等類形,按顏色又有、白之分;紅者又稱為高粱,主要用於釀酒,白者用於食用,性溫味甘澀。高粱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是釀酒、制醋、提取澱粉、加工飴糖的原料。。[1]

營養價值

高粱蛋白質賴氨酸含量較低,屬於半完全蛋白質。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

食用功效

中醫認為,高粱味甘、澀,性溫,具有潤肺清熱、健脾和胃、消積止泄、止汗利尿、和胃安眠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胃熱、消渴、痢疾、小便淋澀、肺陰不足、肺結核骨蒸盜汗、陽盛陰虛、失眠等症。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高粱「溫、中,澀腸胃,止霍亂」。《四川中藥志》記載:高粱「益中,利氣,止泄,去客風頑痹。治霍亂,下痢及濕熱小便不利。」

現代中醫臨床常將高粱米用於脾胃虛寒、腹痛腹瀉、濕熱吐瀉、小便不利、小兒消化不良、鵝口瘡、霍亂吐瀉等。經臨床實踐證明,將高粱米置鍋中加熱翻炒至黃褐色,有香味,服用後對小兒消化不良症有良好的療效。[2]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應禁食高粱,大便燥結以及便秘者應少食或不食高粱。

選購技巧

優質高粱顆粒整齊,富有光澤,乾燥無蟲,無沙粒,碎米極少,聞之有清香味。質量不佳的高粱顏色發暗,碎米多,潮濕有霉味,不宜選購。

參考來源

  1. 高粱營養功效, 美食天下,
  2. 專家解析:高粱米的營養價值及功效,美樂樂網,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