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背紅尾金龍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背紅尾金又稱為高背紅尾金龍魚。它是經過背金龍與紅尾金雜交出的亞種,兼備兩者的優點。 高背金龍魚最特殊的是頭背部平直。金龍魚的鱗片邊緣雙尾鰭、背鰭和臀鰭呈金黃色。 其背部為墨綠色鱗框閃耀着金黃色的光芒,腮蓋亮麗的金黃色。高背紅尾金,是頗具爭議性的魚種,兩者的差異只在第六排的過背與否。而且優質的高背紅尾金是有過背的可能!(機率不高)因為它也繼承過背金龍的血統。分布於印尼馬來西亞

外形特徵

龍魚場已經繁殖出紅尾金龍的特徵比一般更為明顯的個體。然而黃龍和高背金色龍交配產下的個體依然以紅尾金色龍的名稱在市面上流通。 過背金龍幼魚時期,背鰭細小鱗片的金色鱗並非每隻個體都有;而在高背金龍的幼魚時期有金色鱗框的個體也是少之又少,紅尾金龍則是連一片鱗槓也沒有。從幼魚期開始尾鰭的上下部分顏色是分開的,下葉略帶紅色,上葉則是偏暗色,這點請必仔細看清楚。 紅尾金龍魚,所屬動物界,屬於骨舌魚科、硬骨舌魚屬,尾鰭下葉為紅色,背部、背鰭及尾鰭上葉呈墨綠色,從腹側往上數到第4排鱗片有美麗的金色鱗框。[1]

習性

食物

高背金龍魚主要是食肉類魚。主要食物有小魚、小蝦、小鱉等。但是不建議給龍魚餵食昆蟲類餌料。

棲息地

高背金龍魚一般在水的中上層活動,很少下到水的底部。

水溫

高背金龍魚可以飼養在24~32度的水中,一般幼魚期的水溫可以高一些,可以在28~30度之間,而成魚後則要降低水溫,一般在24~28度之間。 [2]

生活環境

澳洲斑紋龍魚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硬度要求軟水(影響不大)。PH值6.5-7.5之間,DH值3-12。水溫24-28攝氏度都可以。亞硝酸鹽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為零

侍養條件

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達到4個小時,其它龍魚也最好能達到8個小時的光照。有些養魚愛好者,比如養紅魚,喜歡用紅色的光來照射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龍魚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長期使用燈光會遮暗龍魚的背部。可以形成強力的水流,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龍魚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以維持魚體的優美體形,以避免龍魚翻腮,發生翻腮時可以對翻腮進行修剪,在復原期使用揚水馬達可以促使生長中的腮翼平順 [1] 。

發色變化

腮蓋開始發色

飼養半年的幼龍,體長在25公分左右時腮蓋開始發色,最先的發色會集中在腮蓋的紋路附近,這時的發色顏色越濃越深越厚重越好。發色面積無關重要,主要的是發色的色質和形式。也有更好的小金龍魚會在更小的時候發色,有品質的關係也有誘色飼養的關係,也有限制生長的可能,要注意區分。腮蓋的發色會一直持續下去。

第一鱗框發色

在小金龍魚腮蓋發色後不久,體長達到30公分左右時,鱗片開始發色。最開始是身體前半部鱗片的第一鱗框開始發色,一般會在2–4排,鮮少有5排開始發色的,但不排除。

第二鱗框的發色

前面的發色達到一定程度後發色的表現不會非常明顯,一般在飼養一年多的時間後,金龍魚在35–40cm左右時,腮蓋發色面積開始增大,第一鱗框發色的色度更加厚實,同時身體前半部的第二鱗框開始發色,這是最關鍵的時刻。隨着發色的增加,第二鱗框開始明顯加深。 [3]

飼養方法

新魚剛剛買回時,魚缸里的空氣泵要經過至少24個小時運行,以徹底根除水中的氯氣。如果一直使用生物過濾器那麼最好讓水達到PH值6-7,水溫為25攝氏度。在魚缸中加入小食鹽(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倫或20公升的水中)以減少真菌攻擊的危險並且使魚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在新魚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魚缸(如果原缸的水沒有問題的話),已取回1/3為最好,以利於新魚對環境突變的不良反應。建議龍魚從小養起。 [4]

視頻

龍魚視頻一尾大隻的高背金龍魚,太漂亮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