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良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25日 (三) 16:52 由 牛逼的土豪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54241g.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273534813&di=a6d75abdea7b5d74647466b04ec24bc9&imgtype=0&src=…”)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高良姜,中藥名。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乾燥根莖。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和殘留的鱗片,洗淨,切段,曬乾。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根莖。
性 味:味辛,性熱。
歸 經:歸脾、胃經。
功 效:溫胃止嘔,散寒止痛。
主 治: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禁 忌
體虛者不宜單用。
炮製方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曬乾。

生理特性

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5~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灰棕色的波狀環節,節間長0.2~1cm,,一面有圓形的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性,中柱約占1/3。氣香,味辛辣。

藥理論述

1、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厚朴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再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薑湯)
2、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痛,寬胸下氣,進美飲食,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蘆)、乾薑(炮)等分。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橘皮湯下。妊娠婦人忌服。(《局方》二姜丸)
3、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次調下。(《百一選方》
4、治心口一點痛,乃胃脘有滯或有蟲,多因惱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須要各焙、各研、各貯。如病因寒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錢,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用高良姜一錢,香附末二錢,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錢五分,香附末一錢五分,以米飲湯加入婪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5、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
6、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大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頓服。(《聖濟總錄》冰壺湯)
7、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下。(《續本事方》
8、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螞一枚(瓦上焙乾)。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一選方》逡巡散)
9、腳氣欲吐(患腳氣病的人,容易發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點豉粥。有發吐感覺時,立即服藥)。用高良姜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兩代替,清水煎服。療效較差,然亦有效。
10、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去蝥。另取吳茱萸一兩,酒浸一夜後,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為末,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薑湯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醋湯調下。
11、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寬胸下氣。用高良姜、乾薑等分,炮過,研細,加麵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飯後服,桔皮湯送下。妊婦忌服。
12、脾虛寒瘧(寒多熱少,不思飲食)。用高良姜(麻油炒)、乾薑(炮)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五錢,以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病前,熱酒調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加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乾薑,半生半炮各半兩,穿山四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豬腎煮酒送下。
13、雙目突然紅痛。用小管吹高良薑末入鼻。使打噴嚏,紅痛即消。[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