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都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都镇位于晋城市区东北处,是泽州县下辖的一个镇,距市区大约18千米,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约4.1万。原名“垂”,后因夏亡后桀迁居于此,故名高都,从春秋至隋初的1000年内,基本上一直作为了现晋城市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西历史文化名镇。

地理环境

高都镇东与陵川县西河底镇接壤,西南与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及晋城无烟煤集团毗邻,西北与泽州县巴公镇毗邻,南与泽州县金村镇相连,北与泽州县北义城镇为伴。 全镇东西长15.3公里, 南北宽8公里,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地质环境以山区丘陵为主。最高海拔1076米,最低741米。高都镇地处丹河流域,丹河支流——源泽河由西向东,穿越镇内西部,形成了两大冲积平原,即东西两轩,丹河上游还有总库容8340万方的任庄中型水库[1]

历史沿革

高都历史悠久,从境内出土的高都遗址来看,高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高都原名垂,相传汤伐桀,桀迁于垂,垂即改名为高都,意为高台上的都城,随后一直到唐初,一直是现晋城市范围内的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长期置县、置郡、置州。

公元前579年,北周撤建州并高都、长平为高平郡,郡域为秦高都县域,郡治高都。

隋初,撤高平、安平二郡置“泽州”,州治高都,因高都临古泽水(一说古泽水在今晋城市阳城县境内)故得名,高都县改为丹川县,公元604年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公元607年改泽州为长平郡[2]

唐初,又改长平郡为泽州,州治迁至晋城(今晋城市市区),析丹川县置晋城县(因末代晋君曾迁封于此而得名),后丹川县并入晋城县,至此高都沦落为一个乡镇单位到如今。

视频

高都镇 相关视频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
晋城市高都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