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闲
出生 生年不详
乌程(今浙江湖州)
逝世 卒年不详
国籍 中国唐朝
职业 书法家
知名于 酷爱书法,尤善草书。
知名作品 《千文残卷》

高闲,生卒年不详,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唐朝时僧,自幼出家于湖州开元寺,后入长安。宣宗(847~859年 )尝召入,赐紫衣袍。酷爱书法,尤善草书,学张旭怀素,并与当时的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友善。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尝草书千文于楮纸上,又书令狐楚诗,真迹石本在湖州。

据《唐高僧传》载:“宣宗重兴佛法,召入对御前草圣,遂赐紫衣,仍预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可见高闲之书法在唐代已经声名显赫,可惜他流传书迹甚少。留世唯一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安岐等收藏,现为上海博物馆收藏。

书法作品

高闲草书《千文残卷》共52行,243字,是《千字文》的后面部分,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书体属草书中的今草范畴。今草是古草(章草)的对称,是在章草草法(也包括楷书体势)基础上衍进而成的一种新草体。 《千文残卷》部分 其特征减省了章草的隶意波磔,结体由扁方趋于狭长,笔画更简约,增加了萦带,笔顺有的也有新变异,同时还打破了章草字的区别与规矩,可以大小、轻重、斜正相同,上下字间注重牵连。

韩愈以张旭之有动于心为例,与高闲上人之无动于心作了鲜明的对比:“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由于高闲上人草书之时未用心神,故只是达到形似其迹的水平,而未臻于张旭那样的神似境界。[1]

参考资料

  1. 美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