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鬼针草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鬼针草属,为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些种的叶深裂,裂片具齿,边花长;另一些种的叶披针形,不分裂,边花短或无。瘦果顶有硬刺2-4条,刺有倒毛,常藉此附着动物毛皮上或人衣服上远播他处。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匍匐,通常有纵条纹。叶对生或有时在茎上部互生,很少三枚轮生,全缘或具齿牙、缺刻,或一至三回三出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或多数排成不规则的伞房状圆锥花序丛。

总苞钟状或近半球形;苞片通常1-2层,基部常合生,外层草质,短或伸长为叶状,内层通常膜质,具透明或黄色的边缘;托片狭,近扁平,干膜质。花杂性,外围一层为舌状花,或无舌状花而全为筒状花,舌状花中性,稀为雌性,通常白色或黄色,稀为红色,舌片全缘或有齿;盘花筒状,两性,可育,冠檐壶状,整齐,4-5裂。花药基部钝或近箭形;花柱分枝扁,顶端有三角形锐尖或渐尖的附器,被细硬毛。瘦果扁平或具四棱,倒卵状椭圆形、楔形或条形,顶端截形或渐狭,无明显的喙,有芒刺2-4枚,其上有倒刺状刚毛。果体褐色或黑色,光滑或有刚毛。

分布情况

本属约230余种,广布于全球热带温带地区,尤以美洲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有9种,2变种,几遍布全国各地,多为荒野杂草。有数种供药用,为民间常用草药。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山坡、山谷、溪边、草丛及路旁均可生,喜温暖潮湿环境。生于水边湿地、沟渠及浅水滩,亦生于路边荒野,常发生在稻田边,是常见杂草。

下级分类

宽果组 Sect. Bidens

裸果组 Sect. Psilocarpaea DC.

模式种

狼杷草BidenstripartitaL.

一年生草本。茎高20-150厘米,圆柱状或具钝棱而稍呈四方形,基部直径2-7毫米,无毛,绿色或带紫色,上部分枝或有时自基部分枝。叶对生,下部的较小,不分裂,边缘具锯齿,通常于花期枯萎,中部叶具柄,柄长0.8-2.5厘米,有狭翅;叶片无毛或下面有极稀疏的小硬毛,长4-13厘米,长椭圆状披针形,不分裂(极少)或近基部浅裂成一对小裂片,通常3-5深裂,裂深几达中肋,两侧裂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3-7厘米,宽8-12毫米,顶生裂片较大,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3厘米,两端渐狭,与侧生裂片边缘均具疏锯齿,上部叶较小,披针形,三裂或不分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及枝端,直径1-3厘米,高1-1.5厘米,具较长的花序梗。总苞盘状,外层苞片5-9枚,条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1-3.5厘米,先端钝,具缘毛,叶状,内层苞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9毫米,膜质,褐色,有纵条纹,具透明或淡黄色的边缘;托片条状披针形,约与瘦果等长,背面有褐色条纹,边缘透明。无舌状花,全为筒状两性花,花冠长4-5毫米,冠檐4裂。花药基部钝,顶端有椭圆形附器,花丝上部增宽。

瘦果扁,楔形或倒卵状楔形,长6-11毫米,宽2-3毫米,边缘有倒刺毛,顶端芒刺通常2枚,极少3-4枚,长2-4毫米,两侧有倒刺毛。

主要价值

本属一些植物全草入药,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亦可以作为观赏植物。[1][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