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魂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魂魄

来自 发现网 的图片

魂魄它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如今科学尚无法证明人的魂魄是否如宗教所言可离体或轮回以及魂魄组成是否正确。

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又《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参阅晋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云笈七签》卷五四《说魂魄》。

黄帝内经》记载:"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兴扬翻译:心藏神,主宰人的生命活动,我们常说的心神不宁指的就是这个。肺中有七魄,肝藏有三魂,脾和人的死穴有关。肾藏精与志,精可化髓,髓通于脑,故肾虚还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参阅《黄帝内经》内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魂魄 [1]

拼音 hún pò

近义词 灵魂,三魂七魄

出处 《抱朴子·地真》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名称】三魂七魄

【拼音】sān hún qī pò

【解释】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出处】《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引证解释

1、一种可以产生精神和形体生命活动的本源,实体,不能离体,离体则死。即灵魂

《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

《楚辞▪大照》"魂魄归来,无远遥只。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九歌·国殇》:"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礼记·礼运》: "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

《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2、泛指精神活动,心神,灵性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能长久? "

《灵枢·淫邪发梦》"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载》"七魄者,阴邪之气为鬼也。能使行尸,惶贪嫉拓。恶梦咬齿,令人口是心非。遗精好色,慕恋奢淫。全无淳朴,只以鬼行。"

3.中医论证依据

《黄帝内经》记载:"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三魂七魄

释义

三魂之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据《云笈七签》载"夫人身有三魂,谓之三命。一主命,一主财禄,一主灾衰。"下面兴扬为大家具体解说胎光为生命之光,对成年人来说胎光失则命死,而对于幼子来说胎光失则命危。爽灵为智慧之光,天生痴愚的人,多是爽灵有缺,爽灵有残。幽精为性灵之光, 幽精会决定人的喜好。同性恋之所以是同性恋,在于幽精决定了他喜欢男人。

七魄之用据《云笈七签》载:"魂为阳,魄为阴。""魂欲人生,魄欲人死。魂悲魄笑。"《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载》"七魄者,阴邪之气为鬼也。能使行尸,惶贪嫉拓。恶梦咬齿,令人口是心非。遗精好色,慕恋奢淫。全无淳朴,只以鬼行。"七魄虽令人行坏事,但对人身运行有重要作用,道教对七魄采取的是制七魄,让他们乖乖听话。这里的魄也象征欲望,对待欲望道教采取的是清心寡欲,而不是断情绝欲。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故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阳,魄为阴。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参阅《云笈七签》以及《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载》摘自梁兴扬道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