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于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于全
出生 1959年6月 四川南江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华西医科大学

研究领域 =
医学
职业 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

魏于全[1]

  • 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 男,1959年6月生,四川南江人。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

人物经历[2]

  • 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在四川医学院医学专业读书。获学士学位。
  • 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 1986年7月至1991年3月,在华西医科大学病理科任助教、讲师。
  • 1991年3月至1992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进修。
  • 1992年3月至1996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在日本留学期间被华西医科大学评聘为副教授;
  • 1996年3月至1998年12月,任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教授。1997年4月至6月,在四川省党校优秀知识分子学习班学习。
  • 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任华西医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1999年11月任四川大学肿瘤生物治疗室“长江学者”教授。
  • 1999年12月至今,在四川大学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2001年12月任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 2003年1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03年11月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9月任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
  • 2006年4月26日,受到西安交大司履生教授指控学术造假,从事伪科学。后无证据证实此事,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并无伪科学事宜。
  • 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学二部常务副主任,担任 Human Gene Therapy 副主编。198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1年—1996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于1996年回国。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PNAS, Blood, CancerRes., J. Immunol., J. Biol.Chem等国际期刊。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研究了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

获得荣誉

  •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同时,他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七、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委员,《癌症》杂志副主编,Stem Cell and Cellular Therapy 副主编、《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特邀审稿人。

人物争议

  • 2006年3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司履生教
  • 授在新语丝网站发出《就魏于全院士发表假论文问题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实名公开批评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发表两篇假论文,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中外众多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参与了进去。4月12日,《北京青年报》旗下的《竞报》率先报道此事,把这场争论引到了媒体。第二天,《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的篇幅报道其记者对这一事件的调查,对魏于全的“论文迷局”提出了七条疑问,同时报道了四川大学党委书记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工作人员的看法。
  • 面对发在“新语丝”上的质疑信,魏于全教授及时做出了公开回应,据方舟子和魏于全的秘书王建分别证实,魏于全于3月29日、3月31日和4月1日,三次向新语丝发去自己的回复,回应司履生对自己学术造假的质疑。 这也是遭到学术质疑的中科院院士首次公开回应所遭到的学术质疑。
  • 针对司履生教授对自己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论文的7点质疑,魏于全在回复中表示,司履生教授之所以对自己的论文产生质疑,部分原因是杂志刊登其论文的时候,由于排版错误将一个错误的公式印在了论文中,而司教授也没有完全清楚自己在论文中对实验条件的限定。并且双方在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分歧。
  • 魏于全教授坚持自己的“实验是严肃的,而实验结果也是准确的”
  • 事件最后,由于司履生教授和方舟子没能找到实际证据证实魏于全教授学术造假,最终四川大学发表声明,认为魏于全教授不存在学术造假。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2. [2]魏于全简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