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鉴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鉴贤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魏鉴贤( 1907~1994)广东省五华县人[1]。第四军军官讲习所肄业、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2]

中文名 :魏鉴贤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1907

性 别 :男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广东省五华县

逝世日期:1994

目录

1人物简介

2粤东起义

1人物简介

魏鉴贤( 1907~1994)广东省五华县人。第四军军官讲习所肄业、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1925年参加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6年任国民

[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政治部组织科上尉科员,师党部上尉指导员,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少校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师上校参谋长,第四战区

第二十三兵站少将副监,第七战区军需副监,湖南省公路局长[3]。1947年11月授陆军少将。1949年5月与李洁之等在粤东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广

东省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广东省主任委员及中央谘监委员会常委。著有《 回忆铁甲车队》《从北伐到广州起义》《、 北伐战争中的张发奎将军》等[4]

2粤东起义

1949年5月14日,国民党广东军政官员和民主人士吴奇伟、李洁之、曾天节、肖文、魏鉴贤、魏汉新、蓝举初、张苏奎在龙川老隆联名发出反蒋起义投靠

人民的《我们的宣言》,正式宣告与蒋介石反动集团决裂。在发出宣言的前后,他们分别在广东老隆、梅县、蕉岭、兴宁等地率领各自的部队机关先后起

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这次起义行动,对加速梅州全境解放,对华南解放区的巩固和扩大,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进

一步瓦解国民党广东反动派统治和协助人民解放军解放广东,起了积极作用。当时,香港的《华商报》、《文汇报》和《大公报》都以大字标题刊登了

《我们的宣言》和起义消息,影响很大。由于起义地点在广东东部的东韩江地区,因此,人们称这次起义为“粤东起义”或“兴梅起义”。

一九四九年四月,原与广东省保安第十二团副团长魏汉新有联系的民主人士魏鉴贤接受华南分局指示到该团进行策反活动。魏鉴贤到达松口受到魏汉新和

五华籍军官的欢迎,随即与梅县县长张君燮联名电请薛岳保荐魏汉新为保十二团团长。

魏鉴贤于一九四九年四月八日到达梅县松口,积极策动保十二团起义;同时,利用该团电台台长魏裕(原中共党员,已失掉组织关系)经常与保十三团联

系,还对十二团内的五华籍军官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争取当地党委的领导,魏鉴贤于四月二十四日在大埔县阴那坑会见闽粤赣边区党委的代表陈明。在会

见中,陈明阐明了形势和党的政策,提出保十二团起义越快越好的要求,并约好双方电台呼号与通讯的密码,表明了边区党委对起义的支持,从而增强了

他们策动保十二团起义的信心。

大军胜利渡江后,进军神速,气势磅礴。我闽粤赣边纵队积极壮大主力,扩展根据地,于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一日全歼梅县畲坑闽粤边区黄国俊“清剿”指

挥所后,向潮汕进军。边纵率直属第一、五、七团和二支队先后解放了鲤湖、两英、惠来县城、汤坑、丰顺县城等广大地区。

曾天节、魏鉴贤本着党的指示精神,利用当时的有利时机,加紧策反活动,秘密题约刚接任六区专员的李洁之和魏汉新的代表魏正明、蓝举初的代表李昌

庆于五月三日在兴宁秘密集会。兴宁县长陈郁萍也列席了会议。李洁之主持了会议。会中对局势的看法交换了意见,一致表示决心摆脱国民党反动阵营,

互相支持,举行起义。对魏鉴贤会前拟草的《我们的宣言》(即联合起义的宣言),与会者表示同意并签上了名。虽然对起义时间和与中共合作或是一边倒

的政治方向问题,会议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但这次会议对促进与会的各单位紧密联系和互相支持与合作有重要的意义。

粤东地委书记寥伟、副书记陈仲平在闽粤赣边区党委领导下,为了贯彻华南分局要积极争取敌方部队起义的指示,于四月底指派陈柏麟专职搞策反工作。

陈柏麟于十一日黎明前,前往保十二团驻地松口,受到了魏鉴贤的热情接待。陈听取了魏鉴贤介绍他来到十二团前后,与分局和边区党委陈明同志的接触

情况,和保十三团曾天节保持经常联系的一般动态。当日早上七时,魏鉴贤还亲自陪同陈伯麟会晤魏汉新。这次会晤对争取保十二团起义有着积极的意

义,使魏体会到党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是真诚的,从而逐步解除了思想顾虑,魏坦率地表明政治上倒向人民,但要等大军临境才起义。

五月十七日保十二团在魏团长亲自领导下起义,实现了梅城和平解放。

保十二团起义后,喻英奇、刘永图在该团的亲信、副团长张兆诗率二营(陈盘徽营)私自移驻梅城。当时没有引起魏汉新和魏鉴贤的警惕,加以处理。五月

廿日,张兆诗伙同团附王立铭、营长陈盘徽、连长韦镇湘等,假借以执行团长特殊命令开赴丙村为名,率带二营官兵于当晚(廿日)十二时叛变,并扣押了

违抗开拔的五华籍连长李宜连、李伟群、副连长魏道华三人,裹胁全营官兵乘夜开赴丙村,旋即窜松口与李如龙营三个连共七个连叛逃潮安,沿途进行抢

劫,并在丙村杀害我游击队员三人。这是起义后的一个重大挫折。

参考资料: 1. 民国广东将领

词条标签: 魏氏人物五华人物局长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