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鲥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鲥鱼作者何景明

来自 古诗文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鲥鱼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作 者:何景明

作品出处:《大复集》

鲥鱼》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咏鲥鱼,讽刺君王重口体之养而劳民伤财,重宦官小人而忘祖宗远君子。诗以颔联为中坚,首联写鲥鱼被帝王看重,颈联写营运时情况,尾联抒发感叹,都为鲥鱼入宫后赐宦官而不及荐祖庙而铺设。全诗咏鲥鱼,但不是一般的咏物,而是重在讽刺,对比之中深含讽刺,讽刺中寓对比,相互照应。 [1-2] [1]

鲥鱼作品原文

鲥鱼1 五月鲥鱼已至燕2,荔枝卢橘未应先3。

赐鲜遍及中珰第4,荐熟谁开寝庙筵5。

白日风尘驰驿骑6,炎天冰雪护江船7。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8。

鲥鱼注释译文

1.鲥鱼:产海洋中,春夏之交为产卵期,方溯河而上,南方江河中多有之,以江苏镇江市之金山、浙江之桐庐县等处所产为最有名。 2.燕:指北京,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迁都于此。 3.卢橘:《文选》注为枇杷。《本草纲目》李时珍注为金橘。此应指枇杷。先:抢先。 4.鲜:时鲜食品。及:到。中珰(dāng):宦官。珰,冠饰。第:宅第,府第。 5.荐:无牲而祭曰荐,指时鲜祭品。开:设,此指主持。寝庙:即宗庙,前为庙,后为寝。筵:筵席。 6.风尘:风沙。驰:奔驰。 7.江船:江中之船,此指送鱼船。 8.玉箸(zhù)金盘:皇帝赐臣下食物所用器物。箸,同“箸”。敢:岂敢。望:盼望。传:颁赐,赏赐。

五月的鲥鱼已从江南运到北京,荔枝和卢桔也未能抢先。 皇帝赏赐鲥鱼已遍及到宦官宅第,时鲜祭品已熟有谁来主持宗庙的筵席。 尽管有满天风沙送鲥鱼的驿骑仍在奔驰,遇上炎热的暑天就在江上送鱼船里用冰雪护着鲥鱼。 白色的鱼鳞细嫩的鱼刺实在令人喜爱,又岂敢盼望皇帝赏赐那玉箸金盘。

鲥鱼创作背景

何景明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登进士第,时年十九岁,授中书舍人,其任职期间,曾屡屡触怒宦官佞幸,以致九年间于中书舍人位不得升迁。明武宗在位间,宦官刘瑾专权,刘瑾“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并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而瑾尤狡狠”(《明史·宦官传》)。何景明上书吏部尚书,劝其秉政勿挠,言辞颇激烈,未被采纳,因告病还乡。刘瑾败后,何景明经李东阳荐举复职,不久,又上《应诏陈言治安疏》呈明武宗,针对其收养太监家奴钱宁为义子等弊端,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任”。此诗即是诗人针对宦官专横当道之时政所作的讽刺诗作。

鲥鱼作品鉴赏

这首诗通过运送鲥鱼到北京的记叙,揭露了封建帝王因穷奢极欲而劳民伤财。

首联,写江南鲥鱼,五月就运到北京。第一句点出了五月间船经过许多地方,才把这鲜美的鲥鱼运到北京。此时正是鲥鱼最鲜美的时候。但这时连南方的荔枝,卢橘都未能运到北京,可见鲥鱼之鲜。诗人运用对比,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生活需要已达到穷奢极欲的地步。

颔联,写赐鲥鱼给宦官而不祭宗庙。这里用“中珰”来代称宦官。皇帝把新鲜的鲥鱼赏赐给宫廷中每一个宦官之家,从中可知“皇恩浩荡”,说明宦官地位很高,备受恩宠。从中也可知道鲥鱼的贵重、也反衬了宦官的地位和权势。各地贡给京都的时鲜土特产,封建帝王竟置宗庙于脑后,而先赏赐宦官,说明了封建统治者所标榜的孝道是多么虚伪。此联亦是下句同上句对照,讽刺意义鲜明。

颈联,写陆路水路送鱼忙。尽管是满天风沙,送鲥鱼的驿骑,仍日夜奔驰。在炎热的暑天,江上送鱼船里就用冰雪护着鱼,以保持其鲜味。鲥鱼运到北京其间历经千辛万苦。白天信使骑着马在风尘中奔驰,一路上不知累倒了多少匹健壮的马匹。一个“驰”字、“护”字,就足以说明封建帝王为享乐腐化的生活而不惜劳民伤财。

尾联,写受赐无望的愤懑。鲥鱼白鳞细骨很可爱,但只有那些“玉箸金盘”才有希望得到宫中传来的赏赐。由鱼论及朝政,表示了作者对明中叶宦官专横当道的莫大讽刺,亦表示诗人自己受赐无望。以此作结,既说明了诗人的愿望,也说明了诗人的不满。

全诗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以突出主题。作者将讽刺性放在对比之中,用鲥鱼之鲜对比宦官之贵,用不祭祖先却先赐鲥鱼对比皇帝同宦官的关系,再用运鱼进京的千辛万苦对比宦官正举着玉箸夹吃金盘中的鲥鱼,对比之中深含讽刺,讽刺中寓对比,相互照应,因而构成了这首诗深刻的讽刺意义。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中含讽谕,不同寻常赋物……乃“少陵西蜀樱桃’一种作法。(《明诗别裁》卷五)

原语言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乔力:何景明正是就此事(武宗时宦官擅权)起兴,暗暗讥刺皇帝的宠任奸,且有逾礼制,但他从侧面着笔,就日常生活的奢侈来体现,构思巧妙含蓄。沈氏又云"此篇与少陵'西蜀樱桃’一种作法”,其实,它和韩翃“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的取旨立意更近似。(《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诗歌卷(五)——辽、金、元、明》) 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陈广宏:杜甫的“金盘玉筋无消息”(《野人送朱樱》),杂着此生对难以驾驭的命运一种绝望的企盼,而何景明主要表现的虽不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慨,却也流露出对具体政治环境的失望情绪与优患意识。(《元明清诗鉴赏》)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敬圻:这是一首咏物讽世的七言律诗,与杜牧名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异曲同工……诗中触及的本是最敏感最重大的时弊,却从看似细微、看似寻常的事物着墨,用笔率真泼辣,寓意确定而深邃。“开手击此动彼,入后一气直下”,时鲜的名贵,运护的艰辛,中珰的偏享,宗庙的冷落,静思者的苦闷,被层层托出。虽是铺排直陈,但感情强烈,蕴藉甚深,获得了历史的浑厚性。(《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鉴赏辞典·明清文学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李梦生:由物及人、即物达情是咏物诗的通例,但一般咏物诗总是以物为重点,从形象、内涵等方面反复描写,最终才写出物外之意,倾注主观意识。这首诗打破传统咏物惯例,咏鲥鱼而不在鱼的肥嫩上用重笔,以颔联讽刺皇帝赐宦官不荐寝官为重点,前后铺叙议论,表达自己的怨恨,尖新深刻。鲥鱼,背部苍色,腹部银白色,肉极鲜美生活在太平洋,五六月到我国南方河流中产卵。这首诗是写鲥鱼吗?显然不是这首诗借鲥鱼揭露明王朝宦官擅权,奢侈享乐,将人民比做鱼肉吞食。(《元明诗一百首》)

鲥鱼作者简介

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坡、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弘治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与李梦阳同倡复古,后因其反对模仿而发生争议,为“前七子”代表人物,又为“十才子”之一。有《大复集》等。

参考来源

  1. 鲥鱼, 古诗文网,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