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鳄龟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鳄龟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鳄龟科,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淡水动物王者之称,分为两大种类,俗称大鳄与小鳄。大鳄又名真鳄龟(产自北美洲美国东南部),小鳄又名拟鳄龟,有四个亚种,分别是北美、佛州、南美、中美。常见的有北美和佛州,其中佛州因一些人为原因价格较贵。因体型大且攻击性强,除了短吻鳄较少有天敌。曾由于人类的猎杀失去栖息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物种。后因其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深受国内龟类爱好者青睐。

简介

体长8-8 1/2"(20-47 cm)。作为一种"鳄龟",它们长着硕大的头部和强劲的颚部。背甲茶色至深棕色,并常常缀满藻类和淤泥,有3排强弱不等的棱突,锯齿朝向后部。腹甲黄色至茶色,没有花纹,相对较小,轮廓呈十字型。尾部和背甲等长;长有锯齿状棱突。颈部长有瘤突。野生个体可长到45磅(20.5 kg),而一些比较肥硕的圈养个体可以超过75磅(34 kg)。

在4月到11月间交尾;在6月份达到高峰。产卵的数量多达83枚(一般为25-50枚),卵呈球形,长1 1/8" (29 mm),产在4-7" (10-18 cm)深、呈长颈瓶状的巢穴内。卵依靠后肢的交替动作到达巢内。孵化期,根据气候不同,由9-18周不等。在温带地区,稚龟在巢内越冬。雌龟可将精子保存数年。雌龟时常会爬到离水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去产卵。

淡水。喜欢柔软泥泞的底部和丰茂的植被。也会进入到汽水区去。

高度水栖,喜欢躺在温暖的浅水中,时常埋在淤泥里,只露出眼睛和鼻孔。在冬季,它们会躲在泥滩的下面,或是枯枝败叶中,甚或是麝鼠的窝里。蛇鳄龟们采食无脊椎动物、腐肉、水生植物、鱼、鸟和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的游泳技术绝佳,有些个体被捕获后,在几小时内就能游出2英里,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蛇鳄龟一旦离开水或是遭到挑逗,就会变得充满敌意,咬起人来十分利害。有些人把蛇鳄龟的肉视作美味,并把它做成鲜美的汤。

评价

亚种

四种。

佛洲小鳄

佛洲小鳄 C.S.osceola 佛洲亚种。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颈部突起多且尖利。头部较尖细,眼睛距吻端较近。尾部中央突起较大。第二、三椎盾几乎等大。背甲呈长椭圆形,前窄后宽,后部呈明显锯齿状。

北美洲小鳄龟

北美洲小鳄龟也叫模式小鳄,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种(黑色北美),它们的背甲颜色较深,相对平滑,头部较小,并且脖子上布满了小突起,注意不是竖刺,这是和佛洲小鳄最大的一个区别。背甲近乎原形,后部几乎不成锯齿状。第三枚椎盾最大,可达到背甲长的31%左右。腹甲前段长应为背甲长的38%左右。

南美小鳄龟

南美小鳄龟相对于前两种来说比较少,个体非常漂亮,尤其有些个体幼体的肚子发红,也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南美小鳄龟相对于前两种来说比较少,个体非常漂亮,尤其有些个体幼体的肚子发红,也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罗式小鳄

罗式小鳄C.S.rossignoni 也叫中美小E。产于墨西哥至中美洪都拉斯地区。中美小鳄是非常稀少的品种,可以说是骨灰级发烧友的对象。它又分为墨西哥和洪都拉斯两个种群,不过在国内好象都还没有批量引进,对价格还没有概念。头部较宽,头背部较平。下颌有2对须状突起。颈部突起尖锐。背甲近乎长方形。第三椎盾最大,占背甲长的25%。腹甲前段占背甲长的40%以上。[1]

参考文献

  1. 鳄龟科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