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凤仪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仪书院园景照片来自

凤仪书院 位于高雄市凤山区中正路上,凤仪书院的名字源自‘有凤来仪’,象征文风鼎盛,文采辉煌之意;凤仪书院当时是由知县吴性承发动捐款、捐地,再由候选训导岁贡生张廷钦于1814年在现今曹公国小所在地兴建,举人卢德祥曾于1891年重修一次,是目前全省保存清朝古书院中规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所,更是考证清朝学制的活教材,凤仪书院已被列为第3级古迹。


凤仪书院,紧邻凤山城隍庙,是台湾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经高雄市政府修复后,2014年重新开幕。凤仪源自“有凤来仪”,象征文风鼎盛,文采辉煌。书院修复后,除呈现古迹风貌外,以书院为主体,配合书院氛围,展示包括书院运作、科举介绍、凤山历史与凤仪书院历史…等,其拥有的文史故事、建筑艺术,值得亲子一起珍惜、欣赏与学习。再撘配Q版人偶造景说明,吸引大小朋友目光,宛若身历其境,生动有趣。书院里,假日现场设有免费定时导览服务。文创中心有茶饮点心,可小憩;文创商品,可留念。文昌祠也提供民众点灯服务。还会举办体验毛笔DIY课程! [1]


清代凤山县城有新旧两城,凤仪书院的兴建系因林爽文事件造成设于兴隆庄(现左营)的旧城残破,其中的屏山书院也毁于战火,因此于嘉庆19年(1814)于新城(现凤山)内设置凤仪书院。


凤仪书院的兴建始于知县吴性诚的倡议,当地仕绅团体奋社的捐资,由候选训导岁贡生张廷钦负责实际兴建。凤仪书院除教学功能外,尚有文昌祠、敬字亭、试场、义仓、曹公祠、五子祠、义学等多功能,并曾做为调解讼案与“修志采访局”的所在地,甚至于咸丰3年(1853)的林恭起事中作为“军机房”。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卢德祥重修,是唯一文献记载的重修纪录。


日治时期先后做为日本陆军台南卫戍病院凤山分院、养蚕所及凤山郡役所宿舍。二次大战后,产权归属教育部学产基金,将土地出租,住户居住其中并加盖建物及设施居住使用。民国74年(1985)内政部指定凤仪书院为古迹。文化局于民国94年(2005)取得土地管理权后,以三年时间陆续完成书院租占户搬迁及增建物拆除,并于民国98年( 2009)进行书院整体修复工程,至民国102年(2013)完工。


凤仪书院修复后,除呈现原有古迹风貌外,还具有现代化使用机能。再利用方面则以书院原有功能为主体,配合书院氛围策画,包括书院运作、科举介绍、凤山历史与凤仪书院历史等展示,以活化此一台湾现存书院中,年代最早且规模完整与最大之书院。[2]


位于城隍庙旁的凤仪书院兴建于1814年,于民国74年列为三级古迹。由凤山候选训导岁贡生张廷钦所建,当年有屋舍37间,院内原祀文昌、奎昌、仓圣神位,并有桌椅,是古时生员求学岁试的场所,建筑细节十分讲究,也是现存全台规模最大书院,书院门厅前的照壁和正门两旁的石鼓,均显示了凤仪书院当初建筑设计时的考究。在民国98年规画整修后,的园区增设许多Q版塑像,并规画2个展览空间,提供书院历史沿革与文物摆设等详细介绍,寓教于乐。 [3]


景点介绍

高雄一个新景点!位在高雄市凤山区的【凤仪书院】;在凤仪书院里头可以看到很多可爱又栩栩如生的人偶造景,及非常多的文化古物、建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清朝时期一般呢!


凤仪书院的兴建始于知县吴性诚的倡议,当地仕绅团体奋社的捐资,由候选训导岁贡生张廷钦负责实际兴建。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大力推广新式教育体制,书院因而日渐没落,屋舍逐年残破。战后,屋舍相继被租占户所用,书院格局严重受破坏,在民国74年(1985)内政部才指定凤仪书院为古迹。文化局取得土地管理权后,在民国98年(2009)开始进行整修,并于民国102年(2013)完工。然后在民国103年11月1日正式开放参观。


在这原本残破不堪的历史古迹,经过文化局的外包修缮加上各式各样主题的照形人偶,让这凤仪书院仿佛重生了一样, 非常适合亲子来游玩,还有不少新人选择来这古色古香的地方拍婚纱照呢!是不是别有一般风味啊。想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凤仪书院会是您非常好的选择唷![4]


书院制度的发展

书院制度发端于唐,宋、元时达于鼎盛,明清时书院制度仍在民间广为盛行。中国最早的书院为唐玄宗开元元年所创设之丽正脩书院,功用为皇帝的典章学术顾问,专作研究,当时的书院全无学校之意,北宋创设时而闻名天下的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为书院的大盛时期;康熙43年,台湾第一座典型书院‘崇文书院’,为知府卫台揆于台湾府治所设,今均已不存。


凤仪书院的编列

凤仪书院是凤山区最早的一所民间兴办的学校,凤仪书院设立后,有董事数人监管,由董事礼聘有学问者为山长(院长),主持教学与行政;另设有监院(主理书院事务)、院丁(处理杂务)、收租管事、租丁(管理租田、收租事宜)、山长跟班、执帖、门斗(门房),从其编制职掌;凤仪书院中其碑匾相当众多,可以明白当年士绅往来、生童就读考试的热络情况,由于凤山是台湾南部文化重镇,因闽粤移民垦拓之地缘关系,凤仪书院里就读的学童也同时容纳了闽南及客家两个族群。


凤山历史之城

凤仪书院的邻近还有许多凤山历史古迹等著游客的踏访,例如凤山城隍庙平成炮台曹公祠开漳圣王庙等,都是附近有名的景点。目前,凤山区域开始兴起了观光产业,凤山当地也设立了许多民宿、旅馆、饭店等,让民众好好的放松一番,体验凤山之美。而凤山区的名产-赤山粿,可是在当地的米食市场树立很好的口碑,民众不妨试试,还有历经15年岁月的鳝鱼面等等当地盛名小吃,都可以前往品味一番。[5]


地址

高雄市凤山区凤岗里中正路129巷3弄12号


景观特色

台湾保存清朝古书院中规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所,列为第3级古迹。


餐饮特色

当地盛名小吃:鳝鱼面。


服务设施

凤山市公所/洽询电话 07-7422111


交通资讯

自行开车:朝南行中山高速公路/国道1号,在高雄交流道建国出口(建国路)下交流道,朝凤山前进,于建国一路/台1戊线口向左转继续沿著台1戊线前进,于中正路口向左转行经凤明街口。


凤山火车站:朝东往凤松路(中正路)前进,于凤松路口向右转接著走中正路,步行约10 分钟。
高捷凤山站:出站后沿光远路(台1戊线)往东行,左转中正路续行,步行约10 分钟。 [6]




视频

凤山凤仪书院 历时五年整修完成开放


凤仪书院 文昌分香仪式 精华剪辑版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Category:730亚洲史地总论 Category:733台湾 Category:990游艺及休闲活动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