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鸭嘴兽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鸭嘴兽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是单孔目的一科。该科仅鸭嘴兽Orhithorhychus anatinus一种,是单孔目中人们最熟悉的代表,仅分布于澳洲大陆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是澳洲的象征性动物之一。

简介

鸭嘴兽是体型最小的单孔目动物,适应水陆两栖的生活,在溪流或湖泊边挖穴居住,在水中捕食螯虾等水生动物。鸭嘴兽最显著的特征是似鸭般扁平的嘴,嘴触觉灵敏,可以用来在浑浊的水中寻找猎物。脚上有蹼,尾部似河狸,擅长游泳,在晨昏活动。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评价

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觅食者,取食时潜入水底,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以及昆虫幼虫和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 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