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鹿回头公园坐落在三亚市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1989年建成开放,最高海拔181米,总面积82.88公顷,有大小五座山峰。公园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海南岛鹿回头半岛最南端的山头,因美丽传说被称为“鹿回头”,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

1994年,鹿回头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7年,鹿回头风景区荣获国家4A旅游景区称号。

“鹿回头”雕塑高15米,长10米,宽5米,是海南岛内极负盛名的花岗岩雕塑;在2009年荣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文化部联合颁发的 “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目录

地理位置

鹿回头居北纬18°14';东经109°31之间。位于三亚市南端。是海南岛最南端的山头。这座山三面临海,状似坡鹿,高275米,登上鹿回头山顶,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

地貌

半岛内山地丘林,中高周低,呈螺状地貌,最高海拔181米,西南山麓直入大海。土壤属于砂壤性土及红褐粉砂壤土,土壤含砂量大,并随处可见露天海底沉积岩大石、土壤肥力不高、因地处滨海,盐基饱和度较高,接近中性反应。

植被

鹿回头与三亚市隔海相望,是市区内植被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一处初具热带生态群落的自然景观,人工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发展,使之成为了三亚城市净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的“肺”。 鹿回头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拥有400多种植物,其中一部为为国家保护及海南特有植物,如:降香檀(别名:花梨,国家二级保护和海南特有),海南苏铁(海南特有),鹿角蕨(国家二级保护)等。

爱情传说

鹿回头有一个海南黎族美丽的爱情传说: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崖之下便是无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只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处回过头来,鹿的目光清澈而美丽,凄艳而动情,青年猎手正准备张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结为夫妻并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根据这个美丽爱情传说而建造的海南全岛最高雕塑“鹿回头”已成为三亚的城雕,三亚市也因此得名“鹿城”。 *[1]

三亚鹿回头风景区是三亚市历史文化的源泉,是三亚市得名“鹿城”的由来,也是三亚市的文化标志和历史记忆。景区内流传千古的“鹿回头传说”是我国三大少数民族爱情传说之一,与云南的阿诗玛和广西的刘三姐相媲美。

鹿是自由的象征,它化身为人表达了鹿与人的平等,猎人的恻隐之心则是人类博爱的展现。鹿回头传说诠释着几千年来淳朴而美好的黎族文化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包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现代社会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们为了虚名披星戴月地“赶路”,是否还能记起自己最初的梦想?自己是否已经走了太远。我们在埋头苦寻的时候,是否也能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带上爱人、亲人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美丽传说

鹿回头公园位于三亚市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三面环海,以“情爱文化”为主题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誉。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黎族青年从五指山追赶一只美丽的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走。青年正要张弓搭箭,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蓦然回首,在九色光晕中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刹那间感动了黎族青年,于是两人倾心相爱并结为恩爱夫妻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这就是与云南“阿诗玛”、广西“刘三姐”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爱情传说的“鹿回头”的故事。

鹿回头公园内情爱文化景点错落有致,主景点“鹿回头”雕塑就是根据海南黎族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岛最高雕塑,并成为三亚市的城雕,三亚因此被称为“鹿城”。其他情爱文化景点还有“爱”字摩崖石刻、“永结同心”台、“连心锁”、“夫妻树”、“仙鹿树”、“海枯不烂石”、“月老”雕像、“爱心永恒”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期间,情侣们必定会来到这里海誓山盟,情定终生。

鹿回头还是著名的“黎族圣山”和“生态之山”。公园开辟有黎族民俗文化长廊、黎族村寨风格的“玫瑰抱”和黎族歌舞表演场,以及“丰收图”等黎族图腾石刻,展示着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公园同时也是三亚市区热带植被和生态保护最好地点之一,有数十种珍稀保护动物和500多种植物,包括100多种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生活生长其间。

作为海南唯一的山顶公园,鹿回头还是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景色的唯一佳处,山上艺术夜景灯光系统的开放,又使其倍添迷人风采。白天,放眼望去,山、河、城、海浑然一体,大海长空一色;入夜,山下万家灯火,山上玉树琼花,夜空五彩斑斓,水面波光粼粼,梦幻如诗般醉人。

“鹿回头山崖的前方有‘天涯海角’,再前方就是茫茫的大海。人们知道,尽管南方海域中还有一些零星的岛屿,就整块大陆地而言那儿恰恰是中华大地的南端,于是那儿也便成了民族真正的天涯海角。既然如此,那头鹿的回头也就非同小可了。中国的帝王面南而坐,中国的民居朝南而筑,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永远神奇地指向南方,中国大地上无数石狮、铁牛、铜马、陶俑也都面对南方站立着或匍匐着,这种目光穿越群山、越过江湖,全都迷迷茫茫地探询着碧天南海,探询着一种宏大的社会心理走向的终点,一种绵延千年的争斗和向往的极限,而那头美丽的鹿一回头,就把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余秋雨先生在《天涯故事》中的这一段精彩描述,道出了鹿回头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地名来源

关于“鹿回头”这一地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翰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黎族庄园。从此,这座岭就叫“鹿回头岭”,这个村就叫“鹿回头村”,这个半岛就叫“鹿回头半岛”。

如今鹿回头山顶已建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

特色景观

一见钟情

立于鹿回头公园的半山回车场边,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石刻正面面对鹿雕和公路,背面可观赏三亚全景。尤其,可近观三亚两河河口与入海处的壮丽景色,还可以欣赏到鹿回头广场的景观。此处的“一见钟情”即能表达对爱人的钟情,也可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三亚秀丽山水的钟情。南海情山鹿回头流传着一个海南黎族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黎族青年猎手,他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海南岛腹地五指山追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巅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走,青年猎手正张弓搭箭,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来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并结为恩爱夫妻。此山因被称为“鹿回头”,也成为青年男女海誓山盟的情山。经过10多年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及积淀,鹿回头文化得到全新的诠释,什么是鹿回头?她是中国的三大少数民族爱情传说之一,可与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媲美;她是仙鹿回头的地方,仙鹿的这一回头,回出了人性,回出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念,她是中国一个经典的情爱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黎簇的族源文化,海南黎族文化发袢的根源。根据美丽的爱情传说,公园建成了:“爱”字摩崖石刻,“永结同心”的海誓山盟台、“连心锁”、“夫妻树”、“仙鹿树”、“海枯不烂石”、“红娘”、“月老”等景点,着力塑造一花一木无不含情、一草一石处处有爱的氛围,以展现满山都是情、满眼都是爱、满心都是感动的情爱文化主题。

每年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这里是来自国内外的情侣们必到的海誓山盟、永结同心、祈求百年好合之地。红绳树在许多黎族村寨高大的榕树下,人们会看到由几块大石头垒成的房屋,那就是黎族人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块形状象男性生殖器似的石头,黎家人称为“石且”(石祖)。黎族人认为榕树是有灵性的,她是人类善良的朋友。大叶榕是雨仙,种得越多,这一地区的水量越丰富,也能风调雨顺;小叶榕则被认为是村寨的阴护神仙,她能保护全村的人丁兴旺、丰产丰收和大吉大利。若村寨死了小叶榕树,黎人们相信那是村中将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即将去世的征兆,所以对生长在村寨的榕树是严禁砍伐的。可以相信黎族人对石且和榕树的顶礼膜拜是属于原始文化的范畴,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与生育的图腾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幸福,并能满足人们消灾去难的宿愿,这就是民间平安吉祥树的由来,鹿回头山顶的吉祥平安树因黎族传说则更具神秘色彩。

永生相伴

在鹿回头山顶的西麓,有一块巨石,一截两半。一半傲立在山顶端,一半平躺在脚下,伸向海里,当地人称为相伴石。相传是位女子为了等待打猎的恋人相守在山顶,遥望远方,长久化做了一块立石。恋人归来后,听到村中人们的诉说,奔向山巅,长跪在少女石旁,誓死相依,便化作了一块平躺的石头,希望在恋人累的时候,能够在他的身上休息做伴。

天涯海角中秋欢乐节

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在鹿回头公园和天涯海角风景区两个活动场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及游园活动,有传统的灯谜会、民间舞狮大会、月饼展销大会、品茗会等,而最富有特色的莫过于鹿回头的“鹿山赏月大会”,处鹿山之巅,迎习习夜风,观海月初露,赏月满鹿山,加上山下灯火掩映,如临人间仙境。在鹿雕南平台还有“福”、“禄”、“寿”塔灯三座,中秋夜,亲友相聚,共同点亮塔灯蜡烛,可祈得 “福寿双全”、“幸福团圆”、“吉祥平安”。鹿回头的中秋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誓山盟由孙凯题写“海誓山盟”摩崖石刻,山盟亭和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团团长何宝森精心设计的“山盟碑”组成的一组景点。

雕塑

高15米的《鹿回头》雕塑矗立在鹿回头公园五岭的最高峰,是根据当地黎族爱情神话传说而创作的室外雕塑作品。传说古代有一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海南五指山追赶一只坡鹿直至南海之滨前面山颠悬崖之下便是浩瀚的大海,无路可走,猎人正弯弓搭箭,忽然火光一闪,烟雾腾空。神鹿回过头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并和青年猎手结为恩爱夫妻,在鹿回头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耕种、纺织、捕鱼、狩猎、种植椰子树,天长日久形成了鹿回头这一黎族山寨。鹿回头这一传说已成为三亚的象征,雕塑已成为三亚的城雕,也成为相传有5000多年历史的海南黎族神化传说的代表,也得到海南一百多万黎族同胞的认同和敬仰。

视频

航拍鹿回头公园雕像


视频

【梦游影视】航拍快剪:鹿回头


参考文献

  1. 三亚鹿回头里的老故事. 05 三月 2017 [18 三月 20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