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鹿头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鹿头山》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鹿头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离开同谷前赴成都

在这次行程中,杜甫写了十二首纪行诗。此诗为其中一首。全诗分三段。开头八句为第一段,写诗人初至蜀地的喜悦心情;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诗人怀思蜀中古迹;最后八句为第四段,诗人认为裴冕镇蜀得力,庆幸抚蜀得人。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Deer head mountain

作品名称;鹿头山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鹿头山》[1]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作品注释

《寰宇记》:古老云:昔有张鹿头居此,因以为名。《西都赋》:"状迢迢以亭亭。" 应璩诗:"以副饥渴怀。" 《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江总诗:"山豁自疏快。" 郭璞诗:"京华游侠窟。"

裴秀《九州图论》:"绝域殊方之迥。"《蜀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记》:"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

古诗《善哉行》:"游戏云端。"《蜀都赋》:"华阙双邈,重门洞开。"孙绰《天台赋》:"双阙云谏以夹路。" 何逊墓志:"竟收扬马。"《华阳国志》:"司马相如耀文上京,扬子云齐圣广渊,斯盖华岷之灵标,江汉之精华也。" 继起,谓扬继马后。硉兀,危石也。

《上林赋》:"纡余逶迤。"高曰:纡余,广远貌。《蜀都赋》:"内函要害于膏腴。"《华阳国志》:蜀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沃。

又曰:秦克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家有盐铜之利,人擅山川之材,箫鼓歌吹,击钟肆悬,富侔公室,豪过田文。王褒诗:"豪侠竞交游。"

《吴志》:孙坚曰:"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汉书》:疏广曰:"圣主惠养老臣。"

《后汉·隗嚣传》:"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周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杜臆》:中宗时,萧至忠为专达中丞,谓事得专达于天子,不受人节制。

《旧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右仆射裴冕封冀国公,乾元二年六月,拜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据诗云:"公镇逾岁月",则裴冕拜成都尹当在是年六月之前,恐《旧书》有误。许靖《与曹操书》:"扶危持倾,为国柱石。"晋严缵疏:"宜得柱石之士如周昌者。"

《书》:"论道经邦。"李长祥曰:自秦州至此,山川之奇险已尽,诗之奇险亦尽,乃发为和平之音,使读者至此,别一世界。情移于境,不可强也。

点评鉴赏

仇兆鳌《杜诗详注》:

《唐书》:汉州德阳县有鹿头关,关在鹿头山上,南距成都百五十里,高崇文擒刘辟于此。《全蜀总志》:鹿头山,在德阳县治北三十余里。

"鹿头何亭亭"八句,此初至蜀地而喜。首句点题。俯见千里,乃山上遥望者,中后两段,俱承此。主洙曰:自秦入蜀,川岭重复,极为险阻,及下鹿头关,东望成都,沃野千里,葱郁之气,乃若烟霞霭然。

"殊方昔三分"以下八句,此思蜀中古迹。先主霸业,扬、马文章,皆垂名千载者。失双阙,无复当时宫殿矣。何处埋,不见往日遗踪矣。

"纡余脂膏地"以下八句,此幸抚蜀得人也。蜀本膏腴豪侠之场,自经丧乱,不免元气日亏,必得老臣仗钺,方能播宣风教,专达朝廷。裴冕以宿望而镇此邦,可为生民厚庇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3]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4]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视频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可爱动画赏析

百家讲坛——诗圣杜甫(三)杜甫辞官之谜

参考资料

  1. 《鹿头山》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