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麒麟

增加 3,2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以前认为这些是空穴来风的记载,但2015年泰国水牛产下“异兽”,头似鳄鱼、有鳞片,跟清史稿记载类似。
 
甲骨刻辞的“小臣墙刻辞”<ref>《甲骨文合集》,编号36481正、反</ref>内容为战争”获白麟”的记录。<ref>殷墟发现的一个刻在牛肋骨上的长篇记事刻辞,后来被称为小臣墙刻辞。小臣墙刻辞记载征伐危方,抓获”白麟”。1955年胡厚宣在《甲骨续存》序说:”其时代当属于帝乙帝辛,在十几万片甲骨文字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殷末战争史料,即在周金文中,亦唯有小盂鼎铭可以仿佛似之。”</ref>
 
麒麟最早的记载为《[[春秋经]]》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汉书]]•武帝纪》谓:”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晋书]]•武帝纪》说:”五年,春正月,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
 
[[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ref>《[[孔子家语]]》卷四:”麒之至,为明君也,出其非时,而害吾,是以伤焉。”</ref>,并表示”吾道穷矣”。<ref>《春秋公羊传》:”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试面,涕沾袍。……孔子曰:‘吾道穷矣”[[何休]]注曰:”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太告夫子将没之征。故云尔。”(《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八”哀十四年”)</ref>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后世[[古琴曲]]中有《[[获麟操]]》,传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传说典故==
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
===麒麟套===
 
香港历史文化学者叶德平博士指出:「关于麒麟套,有些人认为是麒麟舞音乐的调;但按考证,应该是指麒麟舞的套路。它的伴奏音乐一般是由鼓、锣、钹三种乐器合奏而成。客家麒麟舞随客家人移民坑口后,慢慢结合了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发展出极具坑口特色的麒麟舞套路。坑口麒麟舞套路,动作颇为精细,分别有出洞、绕头、耍尾、寻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动作。而其中的「吐玉书」更蕴含「麒麟吐玉书」的寓意 ─ 传说在孔子降生的那晚,麒麟悄悄降临孔府,并吐出玉书。自此,「麒麟吐玉书」就代表了早生贵子的祝福。话说回来,麒麟舞套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演活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当然,辗转流传至今,各条村落的麒麟套路都略有不同了。」[https://www.hkptu.org/ptunews/35118 叶德平:〈物阜民丰瑞兽来——漫谈客家麒麟舞〉]
===人物绰号===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