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麻池城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池城址

图片来源 手机搜狐网
  

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分类   古遗址

时代   汉

编号   Ⅰ-33

批准时间 2016年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麻池城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1]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是一座古城遗址。该城通常被认为是秦九原郡郡治所在地,是秦直道北端终点。该城自东汉末年起逐渐被荒废。该城分为南北两城,城中心有两座建筑基址。总面积90余万平方米。

2006年5月25日,麻池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麻池古城始建年代不详,仅知其始建于战国时期,通常被认为是秦九原郡的故城,是秦直道的北端终点。西汉时,该城是汉匈战争中的重要据点。西汉绥和二年(前7年),麻池城因大地震而遭到严重损毁。新朝之后,麻池古城受到战火摧残。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五原郡被削除,麻池古城也落入了北方游牧民族手中,自此之后逐渐荒废。1958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麻池一带进行调查,出土了一批战国钱币及其铸范等战国时期文物。1964年,麻池古城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麻池古城作为麻池古城和召湾墓群的一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

麻池古城位于包头市郊区麻池乡乡政府西北约800米,昆都仑河以东3.5公里。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古城城墙为夯土制成,方向为185°,分南、北两城,南面城址的西南角呈矩尺形内折,北面城址的西南角斜折,北城西南角因平整土地而被夷平。北城东城墙长563米,南城墙长300米(西段),西城墙长665米,北城墙长778米;南城东城墙长664米,南城墙600米,西城墙522米,北城墙(东段)357米,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北城南墙北侧有两个相距102米、高5米、直径32米的夯土堆,其上有大量砖瓦堆积,应为建筑基址

文物遗存

麻池城址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20世纪50年代,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1954年,麻池城址出土金、银虎、豹、骆驼形等镂空花饰片,及大量狩猎图案,召湾汉墓中发现的大量西汉瓦当“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等烧制文字。

研究价值

麻池城址是秦九原郡的治所,且是穿越阴山南北稒阳道上的重要城镇,是秦直道遗址北面起点。麻池城址均为匈奴的文化特色,为存在过匈奴生活的历史提供了资料,这也是印证光禄塞属性的重要部分。麻池城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自治区,探索之旅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