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石镇位于巴中市通江县东南部,距离县城31公里,居东经107°21′,北纬31°52′,东与云昙乡、南与三合乡、西与春载乡、北与春在乡接界,镇人民政府驻地麻石镇街道。辖9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48个村民小组,共有14736人(2017)。幅员面积43.7平方千米;海拔860米,森林覆盖率为25%。年平均降雨量950-1050毫米,平均气温25℃,无霜期300天。

2020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调整通江县、平昌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4号):撤销云昙乡,将原云昙乡和原三合乡清水池村、马三垭村、黑岩坪村、虎台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麻石镇管辖,麻石镇人民政府驻禹王宫社区皂角树街68号。[1]

建制沿革

1932年底,川陕省苏维埃置麻石区。民国29年(1940年)置麻石乡。1952年置区,旋废,1963年复置。为麻石区公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于1989年建镇。2001年撤区委、区公所建工委、办事处,2004年底撤工委、办事处。2005年乡镇撤并时原麻石镇行政区划未变。现镇政府驻原工委、办事处所在地。

名称来历 元未明初兴场,因场上有几块形如蟾蜍的癞子石头,故得名麻石。

地理位置

麻石镇位于通江县城东南部29公里,东临云昙乡、喜神乡,北接春在乡,南靠三合乡。北纬31°52',东经107°21',海拔860米,幅员面积43.7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黄梁坎、乱石子、高石梯、双柏树、瓦尖山、金刚寺、土顶子、簸箕石、长河坝9个村民委员会和禹王宫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

2011年末,镇区总人口13033人,其中农村人口10351人,城镇人口2682人,城镇化率20.7%。总人口中,男性6351人,占48.73%;女性6682人,占51.27%;14岁以下1968人,占15.1%;15~64岁7145人,占54.82%;65岁以上3920人,占30.0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027人,占99.95%;。2011年人口出生率8.46‰,死亡率7.62‰,人口自然增长率0.84‰。

总人口14736人(2017)。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3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1千米,总面积43.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6.8平方千米,占98.66%;水域0.5平方千米,占1.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全境系中低山区,呈"三山夹两谷"之势,平均海拔880米。

气候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6.7℃,较历年平均气温16.6℃偏高0.1℃;年极端最高气温38.4℃,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4℃偏低2.0℃,年极端最低气温-1.1℃,较历年最低气温-6.2℃偏高5.1℃;年总降水量1399.2mm;年日照时数1299.2小时,较历年平均1370.1小时偏少5.2%。

水文 辖区有五马奔槽水库(小二型)、簸箕石水库(小二型)、瓦尖山水库(小二型)及48口灌溉塘库,总蓄水量4.2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霜冻、雷击等。[2]

经济概况

农业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镇耕地面积1.0016万亩,人均0.769亩,其中水田6575亩,旱地3411亩,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3509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508吨,人均628.73千克,其中、水稻3036吨、玉米1655吨、洋芋633吨、红苕554吨、小麦521吨。养殖业以猪、小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675头,年末存栏3142头;小家禽年饲养量1.7万只。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68个,从业人员314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45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镇财政总收入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人均财政收入2563元,比上年增长13.7%。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9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有村文化书屋8个,合计藏书23400余册、镇广播电视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处,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8人;有柏林岩红军石刻标语、旷继勋烈士墓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80人,专任教师7人;香港援建小学1所,在校小学生1052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1160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4个,有床位4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3.3张;固定资产总值18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5名,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5人。

体育

2011年末有中、小学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

广播电视

1996年7月建成麻石镇有线电视台,后改称麻石镇广播电视站,现有有线电视用户0.31万户,入户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5户,人数260人,月支出44200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长8%;2011年医疗救助3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06人次,共支出95300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0户,人数1618人,月支出97080元,比上年增长31.7%,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0560元,比上年增长2%。敬老院1家,床位2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9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万元,比上年增长9%;基金支出合计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350人,参保率97.5%。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省道s201线过境,通乡路麻石镇至云昙乡、麻石镇至喜神乡交汇,西距县城31公里。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12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0.5万份。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余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余户,电话普及率93%,互联网用户40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00万元。[4]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麻石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