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黄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黄根 原图链接

麻黄根,麻黄根异名苦椿菜,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主要功能是治疗盗汗。盗汗被认为是一种困扰许多人的心脏病。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1]

植物形态

麻黄根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麻黄根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麻黄根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麻黄根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麻黄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麻黄根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2]

生境分布

麻黄根适宜在沙质性土壤中生长,表土0-20cm的土壤基度质层对麻黄水平根的分布发育尤其重要。,麻黄不宜在低洼地和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新土中生长,这与其容根蘖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分布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功效与禁忌

  • 麻黄根能止汗

麻黄根的重要作用之一止汗固表,平时妇性产后容易出现虚汗不止的症状,这时可以及时服用中药麻黄根进行治疗。

  • 麻黄根能补肾消疮

麻黄根还有一定的补肾作用,它对人类的肾劳热以及肾虚还有阴囊生疮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麻黄根的禁忌

麻黄根药用功效十分出色,但是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止汗,那些表邪者中不能服用的,另外麻黄是一种解表药,是一种发汗的中药材,而麻黄根则是一种止汗的中药材,两者绝对不能同时服用。[3]

炮制方法

麻黄根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炮炙蜜制先将蜜放火锅内,用文火熔化,入药拌炒,炒至蜜吸透呈黄棕色,取出摊开放凉,不粘手。每麻黄根片100kg,用蜜15kg。

相关配伍

  • 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麻黄根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 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视频

参考来源

  1. 麻黄根简介,八百方网上药店,2020-02-11
  2. 麻黄根植物形态,正保医学教育网,2012-06-13
  3. 麻黄根功效与禁忌,太平洋时尚网,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