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忠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忠立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黄忠立(1840-1909),上林县澄泰乡人,字殿生,号明山老人[1],绰号“大人”。少年以武童投军,同治三年(1864)任把总赏戴蓝翎,1881年破格升为参将,官位次于副将,掌理本营军务[2]。1883年赏锐勇巴图鲁称号。1883年率“立”字营参加了中法战争,鏖战于越南北方,先后克文渊州,夺谅山省长庆府。战后,又统熙军驻守中越边陲。1902年,授柳庆镇总兵,次年又署理右江镇总兵;1905年调任左江镇总兵[3]

《此概述由黄忠立第四代孙黄一中(南宁36中教师)添加。》

中文名称:黄忠立

国籍 :清代

出生日期:1840

职业: 将军

别名: 字建臣

出生地 :广西上林

逝世日期:1909

目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人物生平

黄忠立(1840—1909) 字建臣,广西上林人。

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武童投效军营。

同治五年 (1866年) 十二月,赏给六品顶戴。

同治七年(1868年)出关进征吴亚终,为广西提督冯子材所器重。事平之后,叙功得奖,提拔他当把总,赏戴蓝翎。

同治十年(1871年)调回南宁办理善后。

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以援越南堵黔苗有功,升千总,擢守备。又升为都司,换花翎。

光绪六年(1880年)提升副将,赏锐勇巴图鲁名号。

光绪九年(1883年)1883年率“立”字营归属广西提督苏元春部熙军统领总兵马盛治麾下,参加了中法战争鏖战于越南北方,先后克文渊州,夺谅山省长庆府。战后,调防越南宣光、太原两省属境。

光绪十年(1884年)撤销其所管带立字各营,并到广西提督苏元春所部,任熙字左营管带,隶属于熙军统领总兵马盛治麾下。因攻克越南文渊州、凉山省长庆府有功,以总兵记名简放。马盛治很看重他,让他总理全军营务处兼督带左营,分防边境。苏元春与督抚联衔奏请留于广西尽先补用。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四月,随马盛治到左江各处“剿匪”。马盛治战死。苏元春檄令忠立接统熙字四营,继续“进剿”。是月,升任柳庆镇总兵。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署理右江镇总兵,仍旧统带边防熙字四营以及色防、精武两营。

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镇压会党陆亚发卖力,赏换伊图浑巴图鲁清字勇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正式委他为左江镇总兵。 黄忠立在任左江镇总兵时,戍边不忘家乡,升迁了不忘故里。他从边城龙州购买了八角树苗,运回到数百公里外的家乡水源村种植。几年后,这来自边陲特有的树种,枝繁叶茂,扬花挂果。于是,水源村热闹了起来:扬花时节,蜜蜂闻香而来,嘤嘤嗡嗡;收获季节,外地客商接踵而至,争相收购。引种八角树的成功,促进了八角生产的发展。种植区域逐渐向大明山西北的村屯扩展。民国年间,年产量达到近20万公斤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因病回邕就医。

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卒。黄忠立去世追封官拜一品,以清末名将记入清史,厚葬于上林县清光水南山。坟茔坐南向北,墓碑为重檐,碑正中书刻:“清建威将军口寿显考讳忠立号殿臣黄老府君之墓”。解放后,上林县适宜种植八角的乡镇,几乎都种上了八角树。种植八角成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过上了富足生活的老百姓们,在感激党的富民政策的同时,念念不忘上林县引种八角的鼻祖黄忠立。为了纪念黄忠立,他们自发地以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把他们心目中的神,演绎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神,设坛矗位,虔诚地供奉祭祀。

参考资料: 1. 黄忠立——从左江镇总兵到百姓供奉的“神”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