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旗镇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城北部30公里处,平顶山脚下,是潮河源发祥地,111线国道贯穿,交通便利,全镇有18个行政村,97个居民组,常住人口13650人(2017年)。全镇总面积321.91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6740公顷,林地面积12166公顷,耕地面积2438公顷。[1]

历史沿革

1956年置上黄旗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改镇。

1997年,面积308.2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黄旗西村、黄旗东村、哈拉海弯、上窝铺、大院、老虎沟门、连桂、乐国、二道桥子、乐国窝铺、老窝铺、东营子、瓦窑沟、石栅子、南沟门、南沟、小河村、城根营18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黄旗镇现有鑫仲源生态农业公司、天津鑫铭公司、丰宁燕山银业公司、承德金龙公司、丰宁俊穆公司等在我镇兴办企业开发金、银、铅锌等矿产资源,全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831万元,引进各类资金3670万元,上半年财政收入750万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以精细菜、特色菜、订单菜种植为主的万亩时差蔬菜产业走在全县前列。

黄旗镇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生产的小米粒大饱满、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素有“康熙贡米”之称,产品运销山东、深圳等地,以小米为主的杂粮经销市场年营销额1亿元,为了使我镇的粮食市场走向规模化,形成自己的品牌,投入800万元兴建2300平米的粮食市场,预计10月分竣工投入使用。

以潮河源村刘晓祥为“龙头”养鸭大户的带动下,我镇奶牛、养羊、养鹅、养鸭为重点的养殖业迅猛发展;潮河源头旅游开发,山戎文化研究兴起,增加了我镇农民的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我镇的知名度。

农村稳定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各村成立“信访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主任,并实行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有力维护村级的稳定上半年没有出现集体访和越级访现象。

教育和医疗

全镇共有中心校一所、中学一所、小学17所,教职工110人,在校学生126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12730人,参合率达到85%,上半年共报销医药费289人次,总金额20.15万。

基层党建

黄旗镇共有党支部26个,其中:村级党支部18个,农村党员528名,共有脱产干部52名,书记、主任一人兼的3个村。几年来年,镇党委立足镇情,始终坚持以创建“五个好”优秀乡镇党委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缆全局,以“三级联创”和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以实施“紫塞先锋”工程和“3521工程”为载体,以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根本,不断加大镇村两级班子建设和典型培树力度,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使我镇基层党建工作取的显著成绩。一是村级规范化建设效果明显,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帮助下,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筹资100万余元,对全镇1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或维修,使村级“两室”全部达标,基本上达到了“七有”标准。二是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06年通过“两推一选”对全镇村级干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高效,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06年东村、西村、潮河源村被列为市级市范村,在巩固、提高这三个村的基础上,07年完成小河村、乐国窝铺村的创建任务,对二道桥子村、城根营子村进行建设,预计年底完工。

三个经常化

黄旗镇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建立完善了“三个经常化”工作机制,使农村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了谋事创业的尽头。

教育培训经常化,根据党员干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了详细的年度计划,坚持集中学习与外出参观相结合、外聘技术人员授课与镇直部门指导相结合、镇级培训与村级培训相结合、问题反馈与定期解答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教育培训氛围。工作中首先是注重突出“两训”。由镇党委组织,对村干部及两个议事会会长和民主理财小组长,分春季和冬季两期,进行了不少于3天的学习培训。其次是抓好“季训”。建立了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季度一培训”制度,由镇党委根据工作需要,每季度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跟踪培训。三是落实“村训”。由各村党支部自行组织,结合“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群众骨干等进行一次学习培训,涉及法律法规、玉米、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等内容。

走访考察经常化,一是实行月走访考察制度。实行分工领导包村制度,每月对所包村走访考察一遍,及时了解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概况。定期对每村党员干部进行抽查座谈,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状况,对村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实行季度谈话制度。每季度初,由包村领导对所包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谈话,重点了解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状况,并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实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初,由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一次村级班子建设联席会议,参加人员包括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村支部书记、镇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主要是对村级班子情况进行个体分析,集体会诊,发现村班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调整。

督导检查经常化。一是加强党建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督察。重点对党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制度进行进一步重申,统一发放了党的“三会一课”及民主生活会记录本,下发到各党支部,各支部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召集全体党员按时召开各项会议,并记好会议记录。镇每月调阅一次,建立了村级档案调阅台帐,并采取暗访、派包村干部列席等方式进行督查,对参会党员,一律实行签到制度,对累计3次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由组织上进行谈话;对情节恶劣者,给予党内警告等处分。二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包村工作的意见》,要求其记好民情手册、工作日志,每季度向党委写出一篇调查报告,以加大督导力度。三是建立党员目标管理长效机制,对日常工作实行备案管理,并实行每月一调度一通报。对突击性重点工作实行百分制单项考核奖励,视完成情况即时兑奖,并作为年终总考核的依据。工作落实情况督查力度的加大,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激发了村干部脚踏实地干工作、奋力拼搏勇争先的干劲,有效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

自然灾害预案

目标任务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受灾群众总是客观存在,而贫困更是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生的现实问题,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将长期存在,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救灾工作的目标。

基本情况

黄旗镇所辖18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总户数4059户,总人口14573人,房屋间数14722间,其中士石结构10305间,耕地面积40812亩,其中旱地22447亩,山坡地18365亩,林地面积6629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等。五保户157人,低保户936人,残疾家庭193户,优抚家庭72户,家中无劳力的老人932户,幼儿园358人,小学611人,中学471人,大学生209人。

所属蓄洪区情况

辖区内大的河流两条,东面流经6个村,即哈拉海湾、上窝铺、连桂、二道桥子、东营子、东村;西面流经乐国、乐国窝铺村、西村、小河村、城根营;洪水泛滥季节波及不到人的生命危险;水库一个,木匠沟门水库;有桥梁七个,东营子村石门沟口大桥、二道桥子村邓栅子自然村东一个桥、西村与石栅子村交界外有一桥、国道111线有三座大桥经南沟门沟口有一个、黄旗南店口、小河村村庄对面、城根营村村北,小河村村庄东有一顺义大桥。

全镇18个行政村,道路畅通,风雨无阻。14个村水泥路,西村、东村、东营子村、潮河源村、城根营村、小河村、石栅子村、老窝铺村、乐国窝铺村、乐国村、哈拉海湾村,上窝铺村、连桂村、二道桥子村;砂石路的村有4个,分别是老虎沟门村、大院村、南沟村、南沟门村;通信18个行政村全部通电话,村班子成员全部有手机;电力,所有居民村庄全部通电;水利资源有部分村人畜饮水有困难,遇到旱天,潮河源村的高台沟,哈拉海湾村的四道沟,头道沟、连桂村的闯王沟,安旭沟。

本乡镇范围内没有工厂,哈拉海湾村有一个水泉沟金矿、大院村燕山金矿,现已全部停产。坑口距离居民居住地很远,山洪暴发危及不到人的生命财产。

灾害风险

本镇辖区范围内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洪灾拌杂着冰雹灾都在6至8月份。特点:来势凶猛,多数都是来自西北部靠山一行线,历史罕见的就是2008年6月份就接连不断的大小六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00多万元,农田里的庄稼砸的不见踪影,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洪灾期间要求村班子成员必须24小时值班值宿,保证通讯畅通。对洪灾影响到的危房户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段,不能出现一个非正常死亡。山洪暴发,受到威协坡耕地较多的几个村,潮河源村、南沟村、石栅子村、老窝铺村。道路受到影响的就是沙石路的四个村,老虎沟门村、大院村、南沟村、南沟门村。近几年洪灾季节还没有影响到电力、通信、供水等方面。

启动条件

全镇范围内所发生的旱灾、洪涝、风雹、雪灾、低湿冷冻、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病虫害等重大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因灾死亡三人以上,因灾需要紧急转移受困人员百人以上,因灾坍塌房屋百间以上,都要及时启动此预案。

百姓评议村官

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市、县精神,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农村开展“百姓评村官”活动,为保证这项活动扎实有效进行,特制定如下方案。

总体要求

“百姓评村官”活动,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组织协调,乡镇纪委主抓,广大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承诺欢迎监督,评议挂钩奖惩,建制规范作风,实干谋利群众”的评议思路进行,从而实现“三建一促”的目的,即通过评议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评议内容

评议内容主要有6项:一评遵章守纪。主要是看两委班子和村干部是否对自身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政纪律。二评办事原则。看是否公平、公正、廉洁,做到不优亲不厚友,不损公济私。三评联系群众。看是否坚持民主,办事公开,走群众路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评工作效率,看是否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工作不拖拉,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不推诿扯皮。五评工作实绩。看是否有敬业精神,为本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有诺必践,兑现目标。六评保持农村稳定,民事调节能力。这6项内容既是评议内容,年初的承诺内容,也是对村级干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评议方法

评议活动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程序主要分为“承诺、教育、建制、办实事、评议和奖惩”环节。

承诺。在年初,村支部、村委会及村干部就评议的方面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等向群众代表或全体村民做出公开承诺。

教育。利用农闲时间,由镇党委、纪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农村政策、国家涉农法律法规、《河北省农村干部正规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农业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等,交流“百姓评议村官”的体会,时间掌握在3—5天。

建制。围绕“三建一促”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干部行为准则、廉洁自律规定、年度实绩考核等制度。为促进各项制度落实,镇纪委要建立村干部学习卡、工作卡、联系卡等,记录村干部的综合情况,作为评议的重要依据。

评议。评议活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由镇纪委组织,确定评议代表,召开“百姓评议村官”质询评议大会,两委班子和村干部述职,村民代表质询评议,村干部对质询的问题做出解释和答复,评议代表测评打分并现场公布测评结果,村干部对评议表态发言,纪委书记做总结。对评议质询的问题能当场解答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承诺解决期限,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突出问题由镇纪委挂账督办解决。评议代表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包括村民小组长、县镇两级代表、党团员、复员军人和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村民代表等。评议代表人数视行政村的大小以40至80人为宜。评议要与镇对村的考核等工作结合进行,镇党委、纪委要定期检查两委班子和每个成员做出整体考核评价,并以20%的比例计入群众评议的总体评议结果。

奖惩。把评议结果与干部使用和工资奖励挂钩。群众评议满意度高的前三分之一数额的行政村为年度先进村支部、村委会;以村为单位,评议满意度高的前三分之一数额的村干部为年度先进村干部(但群众满意度低于80%的村和村干部不能评为先进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干部)。对先进的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镇党委、政府要按规定给予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资金基金可按一定比便从工资中提取,集中使用,分档奖励)。与此同时,对评议度较低的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镇党委、政府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进行试勉谈话,制定改进措施;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对满意度较低,不宜再继续担任村干部的要按法定程序和党纪条规予以调整和撤换。对确有违法行为的要认真调查处理,以教育干部,取信于民。

注意事项

“百姓评议村官”作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综合性的载体,应注意把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议政、“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管理活动以及诺廉、述廉、评廉、考廉等活动有机融合在评议活动中,贯穿在全过程的有关环节,更好地发挥各项活动的整体效应。要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安排活动,防止形式主义。

在组织评议活动中,镇党委、纪委要把握方向,坚持正确引导,注意抓好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教育,使村级干部增强监督意识,积极参与评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并准备好述职材料。在评议中,要引导村干部以谦虚诚恳的态度接受群众的评议和质询。

党建六措施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定期不定期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党支部会议,研究党建工作,解决有关问题。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村负责制,党委一把手联系后进支部,蹲点指导党建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鼓励班子成员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敢于前线决策,大胆拍板,使班子成员有胆、有责、有压力、有动力。并将党建工作纳入各村党支部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民主集中,形成合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议事机制和决策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通过开展交心谈心等活动,把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摆到明处,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帮助解决,真正做到思想上坦诚相待,政治上相互关心,生活上相互照顾,形成齐心协力、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融入群众,上下联动。包村干部经常深入到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与党员群众进行心贴心的沟通交流,探索党的建设如何更好地引领和服务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促进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并从党的组织原则、“两委”关系等方面提出严要求,突出党支部的作用和地位,协调引导村两委加强协调,搞好关系,按照党委的安排做好工作。同时要求党员干部用心做事,用心处事,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与村级组织和群众建立感情,从而形成上推下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为保持农村工作衔接,推动社会稳定注入新的活力。

服务上门,积极帮扶。以开展“支部结对”、“党员帮扶”工作为重点,抓好党建扶贫工作,明确帮扶任务,明确一名党员干部帮扶一户困难户,全力做好困难群众的帮扶活动。

激励学习,提升素质。针对镇内的实际情况,在对干部从严管理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了干部目标考核办法、使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镇、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素质,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和周五学习例会制度,组织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等知识进行学习。积极通过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知识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勤政廉政,树立形象。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经常组织干部学习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接受廉政教育。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办好廉政食堂,实行村级零招待制度,树立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