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昏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昏星》

作品名称: 黄昏星

文学体裁: 诗歌

创作年代: 现代

作者: 舒婷

《黄昏星》是由舒婷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歌原文

一 从红马群似的奔云中升起 你蔚蓝而且宁静

蔚蓝,而且宁静 仿佛为了告别

为了嘱托 短暂的顾盼之间

倾注无限深情 你解开山楂树

一支支 挽留的手臂

依次沉入夜的深渊 我还站在你照耀过的地方

思绪随晚归的鸟雀 在霞晕中纷飞

——直至月上松林 让我回答你吧

我答应你;即使没有你做伴 也要摸索着往上攀登

永不疲倦 永不疲倦

千百次奉献出 与你同样光洁的心

二 这是我的城市 我期待着你的来临

烟囱、电缆、鱼骨天线 在残缺不全的空中置网

野天鹅和小云雀都被警告过了 孩子们的画册里只有

麦穗、枪和圆规划成的月亮 于是,他们在晚上做梦

这是我的城市的黄昏 我相信你一定来临

阳光顺着墙根溜走 深黑的钟楼和上漆的新村

都像是临时布景 海傍着礁石沉默着

风傍着棕榈沉默着 这是歌曲里一个小小的停顿

我的城市有无数向你打开的窗户 我的城市有无数瞩望你的眼睛

阳台上的盆花 屋顶上东奔西撞的风筝

甚至小阁楼里 那支不成调的小提琴

在每个人的头上和愿望里 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

因而我深信你将来临 因而我确信你已来临

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1]

人物经历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闽西山区。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

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