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麴毒素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7:44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黃麴毒素

中文名 : 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aflatoxin),也稱作黃麴黴素,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黃麴黴及另外幾種黴菌在霉變的穀物中產生,如大米、豆類、花生等,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

黃麴毒素加熱至280℃以上才開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熱不易破壞其結構。[1]

目錄

簡介

黃麴毒素主要有B1、B2、G1與G2等4種,又以B1的毒性最強。食米儲存不當,極容易發霉變黃,產生黃麴毒素。黃麴毒素與肝癌有密切關係,還會引起組織失血、厭食等症狀。1960年在英國發生了因餵食黃麴毒素花生粕而導致大批火雞暴斃事件。

警惕黃麴毒素的危害,要注意剔除霉變的食物顆粒,還可採用以水淘洗的辦法進一步淨化易沾染的食物中的黴菌。當然,用高溫燒、炸至280℃以上也可以達到分解毒素和去除污染的效果。

人物簡介

歐大任,字楨伯,號侖山,生於世代書香之家,幼年即博涉經史,14歲時督學集十郡優等生會考,三試皆第一。他和梁有譽、黎民表、吳旦同在大學者香山黃佐門下讀書,均感到嶺南詩壇自「前五子」後比較沉寂,便共同修復南園,使嶺南詩壇再次復振。但歐大任科場運氣不佳,八次鄉試不中,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47歲時才以貢生資格入京應試,終取得廷試第一。

隆慶四年(1570年),54歲的歐大任才授官江都(今江蘇揚州)訓導。不久,奉命進京參加修纂《世宗實錄》,完成任務後,轉薦光州(今河南潢川)學正,升邵武(今福建邵武縣)教授。萬曆三年(1575年),升國子監助教。他曾上書皇帝,建議四事:「一曰率講習以敦明實學;二曰申法制以廣生徒;三曰修載籍以重掌故;四曰崇實學以表賢才。」這都是倡興文教的措施。他的才名漸著,當時歷下、琅玡的學士主盟詞壇,爭相推重歐大任,日與唱酬,聲名益起。萬曆皇帝巡幸太學,歐大任得侍左右,萬曆帝賞識他的文才,御書「不二」兩個斗大的字賜給他。

不久,歐大任改任大理寺[2]左評事。他秉法辦事,多所平反冤獄,不受權貴囑託。黃太監之侄殺了人,司寇打算設法為之抵罪,被歐大任駁正。

萬曆九年(1581年)歐大任任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翌年轉虞衡郎中,督修孝陵。萬曆十二年(1584年),告老乞休,致仕回鄉。

回到家鄉以後,在順德赤花洲築清朗閣收藏典籍,手不釋卷,愛好讀書的習慣至老不變。他安居11年,直至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去世,活了80歲。死後得鄉人祟祀,也祀於大忠祠抗風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