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麻起义

增加 7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黄麻起义(Huangan-MachengUprisin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的武装起义。{|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黄麻 起义 中,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big> '''
基本信息事件名称黄麻起义|-
| [[File:黄麻起义.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发生时间1927年11月13日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发生地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等地|-
相关人物潘忠汝、吴光浩、王树声等|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目录1历史背景2起义过程3起义成员4历史评价5起义影响6后世纪念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地区即逐渐有了共产党的影响和活动。1925年秋冬,随着大革命的发展,黄、麻两县分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特别支部。1927年春,两县党的特支改为中共县委,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迅速发展,共产党员发展到90余人,加入农协的会员达18万人,另建有两支共300余人的农民自卫军。同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黄、麻两县党组织依靠广大群众和掌握的农民自卫军武装,同当地的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培养和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折叠编辑本段起义过程折叠起义准备9月,中共黄安、麻城两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举行了秋收起义,但由于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加上国民党军第30军一部的进扰,不久,起义陷于停滞。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黄、麻两县尚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和很好的群众基础,遂先后派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等到黄、麻地区加强起义的领导,成立了以符向一为书记的中共黄麻特别区委员会,组成了以潘忠汝为总指挥的黄麻起义指挥部,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11月3日和11日,黄麻特委先后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群众武装予以配合,首先夺取黄安县城。| align= light|
折叠爆发起义13日,起义开始,总指挥部调集 事件名称; 安农民自卫军全部、 城农民自卫军2个排及七里坪、紫云等区农民义勇队千余人,组成攻城队伍。另将麻城农民自卫军1个排配置于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担任警戒,以防河南省光山县红枪会进扰。晚10时, 起义 队伍在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黄安城进发。14日凌晨,攻城队伍由城西北攀梯而上,夺占北门,旋即攻入城内,占领县政府、警察局,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及土豪劣绅1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90箱,控制了全城。后获悉国民党军第30军1个团正向黄安开进,为避敌锋芒,攻城队伍当日撤回七里坪。进占黄安城的国民党军惧怕起义队伍再次进攻,乃于次日晚弃城退走。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曹学楷任主席。接着,中共黄麻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将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黄陂县农民自卫军一部共300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1、第2路。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
折叠起义挫折11月27 发生时间;1927年11月13 ,黄安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军第30军独立旅400余人,进犯黄安城。鄂东军一部在人民群众协助下,将其击退。12月5日夜,国民党军以第12军教导师取道宋埠、尹家河突袭黄安城。鄂东军对敌情估计不足,据城固守,因众寡悬殊,伤亡严重,被迫突围,潘忠汝在战斗中牺牲。下旬,当地中共组织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在黄安北部木城寨举行会议,决定留部分人员就地坚持斗争,集中72人,携带长短枪53支,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发生地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等地 相关人物;潘忠汝、吴光浩、王树声等  |}'''黄麻起义'''(Huangan-MachengUprisin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省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的[[武装起义]]。 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 起义中,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 ==序言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地区即逐渐有了共产党的影响和活动。1925年秋冬,随着大革命的[[发展]],黄、麻两县分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特别支部。1927年春,两县党的特支改为中共县委,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迅速发展,共产党员发展到90余人,加入农协的会员达18万人,另建有两支共300余人的农民自卫军。同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黄、麻两县党组织依靠广大群众和掌握的农民自卫军[[武装]],同当地的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培养和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起义过程=====起义准备===9月,中共黄安、麻城两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及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举行了秋收[[起义]],但由于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加上国民党军第30军一部的进扰,不久,起义陷于停滞。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黄、麻两县尚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和很好的[[群众]]基础,遂先后派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等到黄、麻地区加强起义的领导,成立了以符向一为书记的中共黄麻特别区委员会,组成了以潘忠汝为总指挥的黄麻起义指挥部,积极进行起义的准备。11月3日和11日,黄麻特委先后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群众武装予以配合,首先夺取黄安县城。 ===爆发起义===13日,起义开始,总指挥部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2个排及七里坪、紫云等区农民义勇队千余人,组成攻城队伍。另将麻城农民自卫军1个排配置于黄(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担任警戒,以防河南省光山县红枪会进扰。晚10时,起义队伍在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黄安城进发。14日凌晨,攻城队伍由城西北攀梯而上,夺占北门,旋即攻入城内,占领县政府、[[警察局]],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及土豪劣绅1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90箱,控制了全城。后获悉国民党军第30军1个团正向黄安开进,为避敌锋芒,攻城队伍当日撤回七里坪。进占黄安城的国民党军惧怕起义队伍再次进攻,乃于次日晚弃城退走。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曹学楷任主席。接着,中共黄麻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将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黄陂县农民[[自卫军]]一部共300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1、第2路。潘忠汝任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 ===起义挫 ===11月27日,黄安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军第30军独立旅400余人,进犯黄安城。鄂东军一部在人民群众协助下,将其击退。12月5日夜,国民党军以第12军教导师取道宋埠、尹家河突袭黄安城。鄂东军对敌情估计不足,据城固守,因众寡悬殊,伤亡严重,被迫突围,潘忠汝在战斗中牺牲。下旬,当地中共组织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在黄安北部木城寨举行[[会议]],决定留部分人员就地坚持斗争,集中72人,携带长短枪53支,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46cd577b18bf95d?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黄麻起义领导人红军军长,手下出25位开国将军,细节不慎遇袭牺牲] , 快资讯 2019-09-22 </ref> === 后续事件===1928年1月,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 [[ 吴光浩 ]] 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3月上旬,为对付国民党军的围攻,第7军编为4个短枪队,采用"昼伏夜动,远袭近止,绕南进北,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游击于黄陂、孝感、黄冈、罗田、 [[ 黄安 ]] 、麻城等县。5月,第7军进入河南省光山县南部柴山保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7月,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到1929年5月,红31师发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保为 [[ 中心 ]] ,纵横50余千米的鄂豫边苏区。黄麻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是后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 [[ 组成 ]] 部分。==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n0504dk6n0s|480|270|qq}}<center>全面解密黄麻起义</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