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黑翅萤
图片来自 Xuite日志


黑翅萤 基本资料

中文名: 黑翅萤

别名: -

科名: 萤科 熠萤属

学名: Luciola cerata Olivier,1911

分布: 除恒春半岛外,分布于全台1500公尺以下的近水的山区林缘、农田及草生开阔地。

生态: 成虫大发生季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间,成虫寿命约两周。


目录

外型特征:

黑翅萤幼虫
 
图片来自 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雄虫体长约7.6~8.8mm,雌虫体长10.1~11.0mm,雄虫头部、触角为黑色丝状,前胸背板为橘黄色,翅鞘为黑色,翅鞘上有不明显的黄褐色短绒毛 ,腹部第五、第六节腹板有两个乳白色长椭圆形的发光器。雌虫体型比雄虫略大,除了复眼较不发达外,外型与颜色与雄虫相似,腹部除发光器外,均为橙黄或略为黑色,第五节有乳白色长椭圆形发光器,第六节的发光器则退化缩小为不明显。

体长8.5mm,前胸背板橙黄色,小盾片橙黄色,翅鞘黑色。雌雄外观近似,雄虫发光器为2节,雌虫发光节1节。


生态习性

分布于海拔1,700公尺以下山区,恒春半岛及台东部分地区除外,发生期3~6月。成虫喜欢聚集在较为空旷的草地上或河床两岸发光,为台湾主要的赏萤物种。

成虫在每年3~6月出现,为夜行性,发黄绿色光,幼虫为陆生性,是台湾萤火虫中发生数量最多,也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种类。 [1]


特征

1.身长约7.6-11mm。

2.前胸背板为橘黄色,部份个体会有两点黑色斑点。

3.头部一半没于胸背板下。

4.触角为丝状。

5.雄雌萤皆有翅,鞘翅为黑色具纵纹。

6.雄虫腹部黑色,具两节发光器、雌虫腹部为橙黄色带有点色斑纹并且只有一节发光器。[2]


图片说明

  • 黑翅萤雄萤


黑翅萤雄萤
 
图片来自 奥万大国家森林游乐区
  • 黑翅萤发著黄绿色光寻找配偶


黑翅萤
 
图片来自 Xuite日志
  • 黑翅萤幼虫遇危险,会把身体卷起来


黑翅萤
 
图片来自 Xuite日志


视频

萤火虫 黑翅萤

黑翅萤人工饲养

4月迎萤火虫季! 30万只“黑翅萤”照亮东势林场|华视新闻 20230318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黑翅萤,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
  2. 黑翅萤,台湾环境资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