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猫中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猫中队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黑猫中队中华民国空军侦察机部队——空军第三十五中队的别称,使用的队徽即为“黑猫”。在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冷战期间配合美国中央情报局执行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高空夜间侦照与电子侦测任务。

队徽

1960年,35中队的飞行员陈怀生,在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1] 受训时,以当时飞行员常去的附近一间小酒吧的名字与店徽为基础(很可能就是基地里的官兵俱乐部“Black Cat Lounge”),为U-2侦察机设计了一个黑猫图案,飞行员们又特地订作了一批标有黑猫图案的夹克,因此35中队被称为“黑猫中队”。

  • 黑猫造型代表U-2机身正面
  • 耳朵代表敏锐的感应器
  • 金色猫眼则象征著锐利的高空摄影机,
  • 猫须代表侦测天线
  • 长脖子下端代表下视镜
  • 红色衬底象征被赤化的铁幕

队徽后来为美国第5战略侦察中队所沿用。1974年,中央情报局将U-2计画移交给美国空军美国第99战略侦察中队、100战略侦察联队,并以“黑猫计画”为名,移驻乌山基地进行受训。1976年,100战略侦察联队改编为第9战略侦察联队第2分部,1977 年,以“OSCAR”命名,成为第2分部的吉祥物。1994 年,第2分部改编为第9战略侦察联队第5战略侦察中队, OSCAR仍然是吉祥物。该中队操作的机种是U-2以及其后继机种、同为凯利.詹森所设计的SR-71

历史

冷战初期,间谍卫星照相技术未成熟,低空侦照在风险上过高。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已迁台的中华民国政府合作侦照中国大陆,1958年取得合作共识,合作代号“快刀计画”。美方提供飞机和技术支援,中华民国提供飞行员和后勤基地,“重建”第35中队,别名“黑猫中队”。

黑猫中队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就是队长只熟悉飞行,不出任务。原因是队长参与全盘作业。知晓机密太多,如万一被俘,恐遭不住刑求而滞密,这是政策也是命令。

黑猫中队部队驻扎在桃园空军基地,对外以“空军气象侦查研究组”宣称作掩护。其使用机种为可在70,000英尺高度巡航的洛克希德U-2侦察机。1961年元月初首架U-2C侦查机进驻,1961年4月开始执行任务。自1961年到1965年期间,共深入大陆三十馀架次。自1966年后深入大陆任务减少,多为沿海斜照相任务。终因美国和中共关系缓和,1970年时便停止任务,1974年6月11日正式中止计划并撤退美方人员。

从1961年到1974年之间,黑猫中队28位飞行员共完成220次高空侦查任务,只有17位队员全身而退,一共折损12架U2侦查机和10位队员。

黑猫中队在十三年的任务期间,曾侦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和第二次核试爆,和侦照中国大陆青海、新疆、华北、西北、东北、东南各省及中越边界的重要军事设施,任务涵盖面积一千馀万平方公里,遍及中国大陆三十馀省。

1977年6月10日,第35中队重新编制在427联队麾下,配备武装的T-33A教练机,全队此时分成三个夜攻分队和一个反电子分队,为电子作战支援部队,负责执行电子干扰及反干扰任务。1989年换装自制的AT-3,35中队则改为独立中队性质的第三十五作战队,一般称为“羚羊中队”。1992年改隶至新竹第499联队。1999年裁撤。后来为了统一后勤维修,调防至冈山基地,在35中队解散后所有AT-3攻击机均改装为标准规格,并纳入空军官校飞指部编制中。

参考文献

  1. 乌山空军基地,纽约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