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龙江东方学院(民办高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图片来自 木玛升学网

黑龙江东方学院(民办高校)

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应用型科技大学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学校建于1992年,始称东方大学。1995年更名为黑龙江东方学院。 2009年,学院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为“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2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9.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净资产已达17.7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46.4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31.7万册、电子图书235万余册;设有10个学院和2个教学研究部,开设4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521人,全日制在校生13704人,其中本科生13634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0人,外国留学生3人。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名: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黑龙江东方学院
  • 外文名: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 简 称:东方学院
  • 创办时间:1992年
  • 办学性质:民办大学
  • 学校类别:综合类
  • 学校特色: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2009年)
  • 全国应用:型科技大学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13年)
  •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2020年)
  •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新城哈南十九路1号

历史沿革

  • 1992年12月24日,经省政府批准,筹备建立东方(实验)大学。
  • 1993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举办专科专业。首批学生共444人,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95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42人,现代会计专业95人,国际商务专业104人,涉外文秘专业64人,装潢设计专业44人。
  • 1995年4月10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全国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序列。
  • 2000年4月,经省教育厅批准,与黑龙江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设立黑龙江大学东方学院本科分部,开始招收本科生,探索与实验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模式。
  • 2003年4月16日,教育部致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同意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的通知》,同意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校名为黑龙江东方学院,同时撤销原民办黑龙江东方学院建制。
  • 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东方学院成为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 2010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院校”。
  •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1年10月,被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为具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
  • 2012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2013年1月,被国家教育部选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 2013年当选为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
  • 2014年成为全国首批35所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院校之一。
  • 2014年12月,黑龙江东方学院实行校区整体搬迁,由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31号至平房区哈南工业新城哈南十九路一号。
  • 2015年9月顺利完成省教育厅“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
  • 2018年4月接受了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审核评估。
  • 2020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
  • 2023年6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公示名单,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规定,经审核,拟核准黑龙江东方学院举办者由“孟新、尚鹤翔、刘式勤、周长源”变更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21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8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0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一个黑龙江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级特色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省级在线精品课及培育课程各1门、1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53门校级核心课程。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研究中心(所)5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有校内外科研基地25个,其中:生物与医药专业科研基地5个,国际商务专业科研基地3个,电子信息专业科研基地5个,翻译专业科研基地3个。有9个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2012年9月,学校获哈尔滨市2011年度自然科学成果奖三等奖5项,优秀奖21项。2014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资助1项,教育部资助经费4万元。2014年9月,4项课题获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批准立项。2014年9月,1项课题获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立项。

据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官网公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学校从2008年至2014年,获得科技经费共499万元,课题数208项,出版专著1部,学术论文241篇,成果获奖13项。

学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研发的《短道速滑比赛裁判判罚处理系统》,已达到国际滑联SwissTiming成绩处理系统水平。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用于2016年1月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及之后在国内进行的所有短道速滑赛事。同时该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开展的专项科技服务项目。

学校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团队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为三元食品、飞鹤乳业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及质量安全管理专题培训、风险控制技术咨询、培训体系构建。

学校农业经济与贸易研究团队提出的“进一步挖掘我省产业园区建设潜力的对策研究”政策建议,获省委书记张庆伟肯定性批示,并由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等部门落实实施。 学校俄罗斯文化翻译研究团队承担了2014年首届中俄博览会黑龙江省政府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政府代表团翻译工作,并在2015-2016连续两年承担“商务部援外人力资源与开发合作项目”的翻译工作。 [1]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该设计方案的主题为:黑龙江东方学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摇篮。标识采用四颗星为造型的基本元素,四颗星象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颗星组成汉字“东”、“方”二字,表现了东方学院为明星级高校的特质。标识外轮廓的圆形,表达出饱满、完美、永恒运动的含义,意喻学生知识充盈、学院条件完善,校园充满生机。标识的蓝色调,既是中国古代“东方”的色彩,又有青龙的寓意,传递出至尊的信息。四颗星的线形造型,体现了年轻的朝气和现代感,并产生了高速前进的冲击力,预示东方学院二次创业的腾飞和势不可挡的前进与发展。四颗星还回忆了学校的创建历史,对开办民办高校之初所坚持的公益办学、服务社会、团结奉献、创新笃实的精神肃生敬意——催人奋进

校训:蒙以养正 学以致用

这八个字是学院育人集中体现,深刻地反映出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主的内涵。

蒙以养正,出自《易经》“蒙卦”篇,“蒙以养正,其圣功也”。意思是说,启蒙教育要开启正气,要培养人正直的品行,提高人的素质。“致用”二字,出自《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论语》也说:“学以致用其道”,这里的“道”也就是“用”的意思。

东方学院把“蒙以养正,学以致用”八个字排列联系在一起,就赋予了这八个字以新的内涵。在德育上,要以养正和尚德为导向,以此内化为学生的品行和人格,育人德为先,重在素质和品质的提高。在智育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融会贯通、崇尚实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重在致用和创新。养正和致用,这是东方学院育人的理念和东方的教育特色,也是对学生规格的基本要求。

东方精神

八个字突出了东方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与“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的校训吻合对称、相互呼应。

黑龙江东方学院建校30周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

9月16日上午9时,黑龙江东方学院建校30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各界人士相聚会场和“云端”,共同见证黑龙江东方学院三十华诞。大会通过央广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原专职副主席、黑龙江省原副省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佐书,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刘东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董浩,黑龙江省原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原厅长张永洲,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延良,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传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孙立军出席大会。 [2]

观看校史专题片《德耀东方》

校长徐梅在讲话中指出,黑龙江东方学院的三十年,是东方人坚持党建引领、与党同心的三十年;是坚持立校为公、与国同向的三十年;是坚持锐意改革、与时代同行的三十年;是坚持潜心育人、与人民同在的三十年。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地走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不忘初心地走好普育英才之路;要秉持恒心地走好创新发展之路;要团结一心地走好强国强校之路。新时代,东方人将永葆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锚定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上,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弘扬东方精神、注入东方力量、贡献东方智慧。

庆典上,播放了东方学院抗击校感疫情回顾视频,对抗疫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徐梅校长和王敏书记为受表彰代表颁奖。在热烈的掌声中,学校特别向孙和义、刘国成、吕其诚、刘德深、李世泽、陈光、胡万义等学校老领导和参与、支持学校创办、改革与发展的老专家、老教授代表敬献鲜花表达感谢和致敬。

国际合作交流院校代表、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校长安纳托里·尼古拉耶维奇·尼古拉耶夫先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两校将强化国际合作,推动文化交流、学术相通,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贡献力量。

国内院校代表、上海杉达学院校长陈以一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新征程上,上海杉达学院愿与黑龙江东方学院等兄弟高校同心同德、并肩携手,坚守“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心无旁骛办教育,共同探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新路,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国人大原常委、教科文卫委原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佐书在讲话中表示,东方学院建校30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人才培养特色,特别是艰苦创业、报效国家的办学精神,永远值得赞赏、继承和发扬光大。黑龙江东方学院必将在探索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创造出办学特色和经验,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民办大学。

庆典上,30名新教师进行入职宣誓,昭示了新时代的黑龙江东方学院站在新起点,走向新未来。大会在全场齐唱校歌《东方之光》中圆满落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