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南羊蹄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黔南羊蹄甲

中文名称 黔南羊蹄甲

拉丁学名 Bauhinia quinanensis T. Che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亚科 云实亚科

族 紫荆族

亚属 显托亚属

黔南羊蹄甲(学名:Bauhinia quinanensis)是豆科羊蹄甲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贵州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3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信息

种中文名:黔南羊蹄甲

种拉丁名:Bauhinia quinanensis T. Chen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属拉丁名:Bauhinia

国内分布:产贵州西南部(安龙,册亨,兴仁)

海 拔:1000-1300

命名来源:[Guihaia 8(1): 48. 1988]

中国植物志:39:200[1]

黔南羊蹄甲的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嫩枝、花序、叶柄和叶下面被锈色短柔毛;卷须与叶对生,被毛。叶纸质,阔卵形至近圆形,长5-8厘米,宽4-6.5厘米,先端圆或稍凹缺,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锈色柔毛;基出脉9条;叶柄长1-2厘米,被毛。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1或2个顶生,有花8-20朵,长3.5-6厘米,宽长近相等,密被锈色短茸毛;总花梗短,长5-12毫米;苞片线形,渐尖,长5-7毫米;小苞片丝状,着生于花梗中部,长4-6毫米;花梗长15-22毫米,被锈色短茸毛;花托长8-9毫米,基部一侧略膨凸,但不呈囊状,被短柔毛;萼片5,披针形,长5-6毫米,宽约2毫米,内面无毛,外面被锈色柔毛,花后下反;花瓣白色,具柄,3片近菱形,2片椭圆形,长6-8毫米,宽4-7毫米,外面中部被毛,瓣柄长为瓣片的1/2;能育雄蕊3枚,花丝无毛,长9-11毫米;退化雄蕊7枚,其中2枚离生的较长,余5枚基部合生;子房具柄,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荚果带状,极扁平,长约28厘米,宽4-4.5厘米,果瓣薄革质,无毛,干时黑色,有光泽,具横脉纹及网纹,荚缝略凸起;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种皮褐色。花期5月;果期8月。

黔南羊蹄甲的生长环境

黔南羊蹄甲生于海拔1000-1300米的山坡灌丛中。

黔南羊蹄甲的分布范围

黔南羊蹄甲产于贵州西南部(安龙、册亨、兴仁)。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安龙。

黔南羊蹄甲的本种提示

本种与产越南的Bauhinia clemensiorum Merr.近似,区别为该种的花玫瑰红色;花梗较短(长12-15毫米),花托较长(长约2厘米),花瓣无柄或具短柄,(柄长等于瓣片长的1/5)。

羊蹄甲属介绍

描 述:Bauhinia L. 羊蹄甲属,云实科,约57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5种,大部分布于南部西南部,长江以北绝少,其中如白花羊蹄甲B. acuminata L.,红花羊蹄甲 B. blakeana Dunn,羊蹄甲 B. purpurea L. 和洋紫荆B. variegata L.等数种为美丽的庭园观赏树,华南常见栽培;广东羊蹄甲 B. kwangtungensis Merr. 的根皮内含单宁达40%,海南栽培作染料;有些种类的树皮、花和根供药用。乔木、灌木或藤本,有时有卷须;叶常2裂,稀全缘或分裂至基部;花通常美丽,有时小,组成总状花序,常呈伞房花序式;萼管长而呈圆柱状或短而为陀螺形或钟形;萼檐全缘,呈佛焰状或分裂为2或5齿;花瓣5,稍不相等,通常具瓣柄;雄蕊10,有时退化为5-3或1枚,花丝分离,花药纵裂;子房具柄。有胚多颗;荚果线形或长圆形,扁平,有种子数颗,开裂或不开裂,果瓣革质或木质,很少膜质,内部通常无隔膜。(参阅陈秀英的“The Chinense Species of Bauhinia”,载岭南科学杂志,第18卷,261-280,475-493,1939。)[2]

羊蹄甲植物文化

羊蹄甲的花语

亲情兄弟合睦

在古代,人们用紫荆花比拟亲情,比拟兄弟合睦。传说东汉时期,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所有财产已经分配完毕,余下一棵紫荆树意欲分为三截。天明,当兄弟们前来砍树时,发现树已枯萎,落花满地。田真不禁对天长叹:“人不如木也!”。从此兄弟三人不再分家,和睦相处,紫荆树也随之获得生机,花繁叶茂。陆机为此赋诗:“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李白感慨道:“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羊蹄甲的传说

相传紫荆原本叫乌桑,乌桑树是天宫神树,花能驻颜美发,叶能洗浴爽身。根能益寿延年,所以它成为王母娘娘最喜欢的花。为了不让它流落人间,她把花种子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除了她最喜欢的那位织出七彩云霞的紫霞仙子,谁也不知道她把花种子放在什么地方。

后来那位被王母娘娘百般呵护的紫霞仙子竟然私自下凡,化名织女与牛郞结为夫妻,成为了一段被人间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这是中国大地上妇儒皆知的故事。

后来王母娘娘知道后,盛怒之下将紫霞仙子带回天庭后,先将她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以示惩戒,后来王母怒气渐消后,允许她每年七月初七与牛郞鹊桥相会外,还让她继续照看天宫的乌桑树,以排解寂寞。

紫霞仙子望眼欲穿地盼到了与牛郞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当她问及村里的乡亲们时,牛郞神色暗然地摇着头,告诉她村里的乡亲们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瘙痒,头发干枯,村里乱成了一团糟。

紫霞仙子闻听此言,想起了天宫里能治百病开着紫色花朵的乌桑树,何不让乌桑树种子遍撒人间,造福百姓呢?想到就做,紫霞仙子让牛郞稍等片刻,她来到了王母娘娘珍藏乌桑树种子的地方,偷偷取出了装满乌桑树种子的羊脂玉瓶,回到了牛郞身边,并告诉了牛郞乌桑树种的功能及用途,让他将种子带回凡间遍植广种,用乌桑树治好乡亲们的怪病。

当她把瓶子交给牛郞的时候,早有二郞神发现了紫荆仙子的举动,二郞神一声断喝:“大胆!竟敢将天庭神物私携凡尘,还不快快交出!”闻听此言,牛郞慌作一团,紫霞仙子见势不妙,马上取出羊脂玉瓶,拔掉瓶塞,将乌桑树种子尽数倾倒人间,只见那乌桑种子飘飘荡荡落在了人间,那种子遇土生根,逢水长芽,在人间成了一片最繁盛、最美丽的紫荆花林。

后来,乡亲们用乌桑树的叶子和根泡水洗浴全身,那怪病竟然治愈。人们为了纪念善良美丽的紫霞仙子,就把这种树叫做紫荆树,这种花叫做紫荆花,因为民间传说这种花的花语是:“矢志不渝不离不弃”。所以紫荆花被许多年青人当做爱情的信物,送给自己心爱的人。[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