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齐格弗里德·华格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齐格弗里德·华格纳照片来自gustav-mahler.eu

齐格弗里德·华格纳(德语:Siegfried Wagner,1869年6月6日-1930年8月4日),理查德瓦格纳的儿子,创作了19部歌剧(超过他的父亲)。是歌剧作曲家和拜罗伊特艺术节的艺术总监。

1896年,他开始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演出,并继续于那里,加入德国整个的进行演出。[1]

1908年,科西玛(Cosima)放弃了音乐节的指导后,齐格弗里德(Sigfried)担任艺术总监,直到1930年去世。

生平

齐格弗里德·华格纳,绰号“FIDI,”出生于瑞士Tribschen卢塞恩湖。

他很早就开始作曲,后来向华格纳的学生洪佩尔丁克学习。1896年他在拜罗伊特担任指挥,1908年成为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作有18部歌剧和一些管弦乐曲、声乐曲。

一些作品可以追溯到1882年左右。在1889年完成中学教育后,他与瓦格纳的学生Engelbert Humperdinck一起学习,更加强烈地汲取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并在柏林和卡尔斯鲁厄学习建筑。

1892年与一位朋友,英国作曲家克莱门特哈里斯一起去亚洲旅行。在旅行期间他决定放弃建筑并致力于音乐。据说,也是哈里斯首先引起他的同性恋冲动。

在船上他勾勒出他的第一部正式作品,交响诗Sehnsucht,灵感来自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同名诗。直到1895年6月6日瓦格纳在伦敦举行的音乐会之前,这件作品还没有完成。他的歌剧比他的父亲更多。

瓦格纳是双性恋。多年来他的母亲敦促他结婚并为瓦格纳王朝提供继承人。

1913年,由于Harden-Eulenburg事件(1907-1909),对他的压力增加,其中记者马克西米利安哈登指责几名公众人物,尤其是菲利普,威廉皇帝的朋友,Eulenburg-Hertefeld王子为同性恋者。在这种氛围下,华格纳家族发现他适合与一位17岁的英国女人Winifred Klindworth结婚,并在1914年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上,她被介绍给当时45岁的瓦格纳。

家庭

1915年9月22日,齐格弗里德·华格纳Winifred Klindworth结婚。

他们育有四个孩子

长子 维兰德(1917-1966)

次子弗里德尔德(1918-1991)

三子沃尔夫冈(1919-2010)

Verena(1920年出生)

虽然婚姻为王朝的继承提供了条件,但也希望齐格弗里德·华格纳能结束他的同性恋遭遇,因为瓦格纳与其他男人亲近。

齐格弗里德的传记作者彼得·帕克尔断言,齐格弗里德已经选择了一个私生子沃尔特·艾格Walter Aign,1901-1977)。

但是,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一说法。尽管如此,最近的一些作者,如Frederic SpottsBrigitte Hamann,已经接受了他。

瓦格纳于1930年在拜罗伊特去世。

作品

Orchestral works管弦乐作品

  1. March for Gottfried der Spielmann (c. 1882)
  2. Orchestration of Ekloge from Liszt's Années de Pèlerinage (1890)
  3. Sehnsucht, symphonic poem after Schiller (1892–5)
  4. Concertino for flute and small orchestra (1913)
  5. Violin Concerto (1915)
  6. Und wenn die Welt voll Teufel wär, scherzo for orchestra (1922)
  7. Glück, symphonic poem (1922–23)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Clement Harris]
  8. Symphony in C major (1925, rev. 1927). (First version used the Prelude to Der Friedensengel as the slow movement, whereas a new movement was composed for the revised version. The scherzo is based on the sketches for an unfinished orchestral tone-poem, Hans im GlückPeter P. Pachl, notes to Classic Produktion Osnabrück cpo 999 531-2)

Vocal music声乐

  • 1890 Abend auf dem Meere, for soprano and piano – text: Henry Thode
  • 1890 Frühlingsglaube, for soprano and piano – text: Ludwig Uhland
  • 1890 Abend am Meer – text: Alfred Meissner
  • 1897 Schäfer und Schäferin
  • 1913 Das Märchen vom dicken fetten Pfannekuchen, for solo voice and orchestra
  • 1918 Wahnfried-Idyll
  • 1919 Nacht am Narocz, for tenor and piano – text: Günther Holstein
  • 1922 Ein Hochzeitslied für unseren Erich und seine liebe "Dusi"
  • 1927 Dryadenlied
  • 1927 Weihnacht
  • Frühlingsblick - Nikolaus Lenau
  • Frühlingstod - Nikolaus Lenau

视频Video

YouTube 视频

YOUKU 优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