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吐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26日 (二) 22:43 由 Liu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吐珠照片來自

龍吐珠   Bleeding Heart GlorybowerBag Flower
學名
Clerodendrum thomsonae[1]
別名
珍珠寶蓮,麒麟吐珠或白萼赬桐。[2]
花語
珍貴純潔、內心熱誠。寓意:龍吐珠花期可以在夏季,到那時,它的花朵雖然沒有其它花卉那樣五顏六色,但卻不畏炎熱,頑強的生長在夏季的天空下。遠遠望去,龍吐珠還會吐出一顆顆紅色的珠子,這讓人瞬間感覺到了生命之頑強。所以龍吐珠有什麼寓意,它寓意著頑強![3]
開花季節
如果是一般的家庭種植的話,它的花期是在六到九月。如果是專業的養法,精確的控制了水和肥,它可以從5月開花到12月。可以通過裁剪,幫助它長出更多的枝條,以便開更多的花。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新的枝條要長出來之前,在花盆上方大約十到十五厘米的地方,把上部的枝全部剪掉,這樣花在五月就可以盛開。花凋謝以後,要把花梗去除,鬆土加薄肥,等到八九月份又可以長出花來,花謝後再次裁剪掉枝鬆土加肥,到十二月初又能開花。[4]
形狀
龍吐珠為多年生常綠藤本,株高2~5米,莖四棱;葉對生,長圓形,長6~10厘米。聚繖形花序腋生;春夏開花,花甚美麗,萼白色較大、花冠上部深紅色,花開時紅色的花冠從白色的萼片中伸出,宛如龍吐珠,故名。龍吐珠為柔弱的木質藤本植物,莖四棱。單葉對生,深綠色,卵狀矩圓形或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渾圓,葉脈由基部三出,全緣,有短柄。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呈疏散狀,二歧分枝,花萼筒短,綠色,裂片白色,卵形,宿存,花冠筒圓柱形,柔弱,5裂片深紅色,從花萼中抻出,雄蕊及花柱很長,突出花冠外,花期春夏。果實肉質球形,藍色,種子較大,長橢圓形,黑色。龍吐珠為攀援狀灌木,高2-5米;幼枝四棱形,被黃褐色短絨毛,老時無毛,小枝髓部嫩時疏鬆,老後中空。葉片紙質,狹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全緣,表面被小疣毛,略粗糙,背面近無毛,基脈三出;葉柄長1-2厘米。聚繖花序腋生或假頂生,二歧分枝,長7-15厘米,寬10-17厘米;苞片狹披針形,長0.5-1厘米;花萼白色,基部合生,中部膨大,有5棱脊,頂端5深裂,外被細毛,裂片三角狀卵形,長1.5-2厘米,寬1-1.2厘米,頂端漸尖;花冠深紅色,外被細腺毛,裂片橢圓形,長約9毫米,花冠管與花萼近等長;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柱頭2淺裂。核果近球形,徑約1.4厘米,內有2-4分核,外果皮光亮,棕黑色;宿存萼不增大,紅紫色。[5]

龍吐珠照片來自

生長環境
龍吐珠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半陰環境,不耐寒。龍吐珠的生長適溫為18~24℃,2-10月的生長適溫為18-30℃,10月至翌年2月為13-16℃。冬季溫度不低於8℃,5℃以下莖葉易遭受凍害,輕者引起落葉,重則嫩莖枯萎。營養生長期溫度可以較高,30℃以上高溫,只需供水充足,仍可正常生長。而生殖生長,即開花期的溫度宜較低,約在17℃左右。[6]
種植方法
1、扦插:龍吐珠扦插一般於每年5~6月進行,可選健壯無病枝條的頂端嫩枝,也可將下部的老枝剪成8~10厘米的莖段作為插穗。插床可用泥炭、珍珠岩、腐葉土、河沙和蛭石等基質,扦插適溫為21℃、插床溫度為26℃對生根十分有利,插後3周可生根。如用0.5~0.8%吲哚丁酸溶液處理插穗基部1~2秒,可生根快而多。
2、播種:龍吐珠的種子壽命短,采後即播,播種可於每年的3~4月用淺盆播撒,溫度保持在24℃,10天可出苗,苗高十厘米時換盆移栽,第2年可開花。但播種法不易成活,建議使用扦插法繁殖。[7]
日常養護
龍吐珠名字的來歷
龍吐珠名稱的來由曾有過一段趣聞:在十八世紀中葉,英旅行行家科斯•湯姆森去非洲遊歷,無意中看到許多黑膚姑娘,用龍吐珠花串成頸鏈,飾持胸前,一黑一白,反差強烈,引起莫大興趣,於是採得種苗帶回試種。當時植物學家認為他是第一個發現者,遂以他的名字命名。到十九世紀末期,馬里開始經營這種花草,自行改名為「珍珠寶塔」,這比用人名確勝一籌。到了二十世紀初,龍吐珠進入荷蘭的國際花市,初時銷售量極少,有個華僑工人方福林針對花客喜愛吉祥的心理,建議改用「龍吐珠」的花名來招徠顧客,立即受到老闆的採納。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幾乎遠銷世界各地。此後,龍吐珠之名就流行全球了。
龍吐珠花朵有毒嗎
龍吐珠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放在室內養殖。龍吐珠是沒有毒的,全草可入藥。可做家庭盆栽養護,裝飾家居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夜晚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最盛的時候,人也在進行呼吸,如果是放在臥室養殖的話,夜間最好還是搬出去的好,因為室內的氧氣很少,都在搶的話,當然是對人體的健康不大好。[8]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強制段行學名